【名家专栏】货币供应增长能带来经济增长?

人气 261

【大纪元2025年02月22日讯】(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Frank Shostak撰文/信宇编译)大多数经济评论家认为,当一个经济体开始经历困难时期时,中央银行应通过大幅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支持经济。他们的观点是,增加货币供应量有助于加大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在这种思维方式中,经济活动是以货币的“循环流动”(circular flow)来呈现的。具体而言,一个人的支出成为另一个人收入的一部分,而另一个人的支出又成为这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因此,这些经济评论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减少支出,就会使另一些人的经济状况恶化;而反过来这些人也会减少他们的支出。

按照这种逻辑,为了防止经济衰退进入失控状态,中央银行应该介入并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填补私营部门支出方面的缺口。如果消费者个人口袋里的钱多了,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增加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支出。由此推断,需求的增加将会加强供给,也就是促进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他们认为,一旦货币循环流动得以恢复,一切都有可能恢复正常,经济也将重新实现健康增长。

在市场经济中,财富创造者并不会生产所有产品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他们把生产的部分产品用于交换他人生产的产品。简而言之,就是以物换物。在进行交换之前,人们必须首先生产商品,生产必须先于消费。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产出能够提高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供给创造需求”(supply creates demand)。一个人能够生产的商品越多,他能够需求(即获取)的商品也就越多。换而言之,即使人们使用货币换取商品或服务,他们接受货币不是因为货币本身的价值,而是因为货币可以让他们购买其它的商品和服务。然而,如果不增加新的商品的生产,仅仅印钞就变成了人为地增加对现有商品的需求。

如此说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其实在于增加供应(即产出消费者所重视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货币的作用只是为商品和服务的支付提供便利。从本质上来说,消费者最终是用其它商品和服务来支付他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因此,为了能够购买商品,个人必须生产和交换其它有价值的商品。例如,面包师用他生产的面包换钱,但只是因为这些钱可以在当时或以后用来购买其它东西。如果他买了一双鞋子,他不是用钱来购买鞋子,而是用他生产的面包来买鞋。在这个例子当中,钱的作用是使面包师能够进行这种面包和鞋子的交换。

在一个自由的市场里面,消费和生产两者之间相互协调的可能性很大。这就意味着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消费有可能得到生产的充分支持。在自由市场经济中,个人以财富交换财富(即以商品和服务交换其它商品和服务),因此,实现消费的前提条件是生产和交换。

因此,在没有增加相应生产的情况下,任何增加消费的尝试都是不可行的,都会耗尽以前节省下来的生产,甚至可能会牺牲他人的利益。这就是中央银行货币通胀的作用。货币通胀产生了没有生产支持的新需求。这种需求一旦产生,就会破坏生产和现有的储蓄,就会反过来削弱资本的形成,抑制经济的增长。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将导致在交换中有了付出,却一无所获。仅仅通过人为地进行货币膨胀来“刺激需求”,的确会刺激某些经济活动,但却不会带来真正的经济增长。

也就是说,不是货币,而是生产和储蓄促成了资本投资,即对生产结构(通常是更好的工具和机械)的投资。有了更好的工具和机械,就有可能提高生产力和效率,降低成本,从而降低最终消费品的价格。这正是经济增长的意义所在。

因此,与许多流行的观点恰恰相反的是,通过通货膨胀来刺激更多的需求和消费,实际上会抑制经济增长,而不是促进经济增长。事实上,它通过破坏先前的生产、储蓄和投资,使得经济增长出现倒退。这将进一步削弱产生真正经济增长的源泉。

如果真正的经济增长可以简单地通过人为地向系统中注入新的货币来实现,也就是人为地刺激需求,同时破坏生产、储蓄和资本投资,那么贫困问题早就已经解决了。毕竟,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去需求和消费。在过去,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似乎确实能实现经济增长,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际生产的速度超过了人为增长的速度。然而,如果通胀永远持续下去,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规模物价上涨,甚至摧毁货币体系。因此,一旦通胀性货币政策放缓或停止,经济就会陷入衰退。此时,中央银行再试图通过通货膨胀将经济拖出衰退的困境,情况只会变得更加糟糕。

人为经济增长来源的崩溃会暴露商业银行的部分准备金贷款,增加银行挤兑的风险。因此,为了保护自己,银行减少了因通货膨胀而产生的信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中央银行进一步增加货币供应量,也不太可能鼓励银行提供更多贷款。银行很可能只同意向信誉良好的企业贷款。然而,随着经济衰退的加剧,要找到大量信用记录良好的借款人就变得难上加难。此外,由于实行低利率政策,在风险不断增加的背景之下,低利率回报进一步削弱了银行扩大信贷的意愿。所有这些都对货币存量造成了下行压力。因此,中央银行可能会发现,尽管试图增加货币供应,然而经济活动中的货币供应量将开始下降。

显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一轮激进的通货膨胀来抵消这种下降。中央银行可以将政府支出货币化。它还可以向全国每个公民邮寄支票。然而,所有这些做法只会进一步削弱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储蓄和资本投资等。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认为政府和中央银行肯定应该“做点什么”来防止经济恶化;然而,中央银行和政府都没有任何资源来发展经济。事实上,中央银行和政府都不是财富的创造者,它们只是依靠从创造财富的私营部门转移资源来支撑运作。政府或中央银行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必然涉及从私营经济中攫取资源,而这种攫取只会进一步扭曲正常的生产结构。也就是说,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是以牺牲财富的创造为代价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会营造财富和生产增加的暂时繁荣的假象,从而刺激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由此带来的需求增加也会引发供给(即商品和服务的产出)的增加。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如果不增加稳定的生产,人为地刺激需求只会破坏经济增长。如果储蓄没有增加,就不可能提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从而也就不可能增加真正的需求。在经济活动中,如果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受到破坏,即使刺激需求也无法弥补损失。

一言以蔽之,通过通货膨胀增加货币供应量是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只会带来消费的增加,而生产却不会增加,这就会削弱储蓄的形成,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本文刊自总部位于阿拉巴马州的米塞斯研究所(Mises Institute)网站Mises.org

作者简介:

弗兰克‧肖斯塔克(Frank Shostak)博士,是总部位于阿拉巴马州的米塞斯研究所(Mises Institute)的联系学者。他创立的咨询公司“应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Applied Austrian School Economics)提供对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深入评估和报告。他曾在南非的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Pretoria)和威特瓦特斯兰德大学(Witwatersrand University,也译为金山大学)商学院任教。

原文: Can Money Supply Growth Cause Economic Growth?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美元走强 亚洲央行货币政策进退两难
川普重返白宫给加密货币带来强劲发展势头
美国新财长暗示或将中国列入货币操纵国
井友伦:如何理解川普关税战略带来的影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