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凝望未来的琥珀

作者:青松
我们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努力提升内心的高度,会不会在某天突然发现一切有了奇迹般的变化?(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03
【字号】    
   标签: tags: ,

前段时间,带孩子外出散步,在路边见到一棵南洋杉。树干粗壮,应是已经有些年岁。树皮有一块破损,露出黄色的树脂。

我随口评论说,人们都很喜欢的宝石琥珀,就是由树脂变成的。孩子一听,立马来了兴趣,上前盯着看。他十分好奇,外表普通甚至没多少光泽的树脂,怎么会变成又漂亮又珍贵的宝石,背后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我继续解释,这种变化要经过久远的年代。在很久很久以前,树上的树脂滴落到地上,埋到地下,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才慢慢变成化石。孩子对时间没有概念,问眼前的树脂什么时候可以成琥珀。我告诉他,这个过程很漫长,我们一生都不够等待。

关于琥珀的对话结束了,但琥珀的事好像牢牢印记在孩子心中。后来的日子里,我们每次经过那棵南洋杉,孩子都要跑上前盯着看一会儿,大概是想观察树脂有什么变化。

我见孩子那么关注树脂,便进一步向孩子解释琥珀石化的过程十分漫长,可能要几千万年,所以短短的时间内是看不到变化的。琥珀虽然是树脂形成的,但树脂不等于琥珀,缺少了中间那漫长的过程,树脂永远是树脂。

孩子回答说,已经明白需要很久很久,但看到树脂还是觉得有趣,因为这不起眼的东西未来可能会成为宝石。所以,他看的不是树脂,而是未来的琥珀。听了孩子的解释,我明白自己想得太简单,以为孩子在等树脂改变。小家伙更在意的,是树脂可能变成琥珀这一过程的神奇。

我忍不住也仰头对着树脂凝望许久。虽然无法看透千百万年后的模样,但遥想这分文不值的树脂可能成为未来某人手上的珍宝,心中很是感慨。琥珀那惊天的变化也是一天天慢慢积累下来的。同样,我们踏踏实实过好普普通通的每一天,努力提升内心的高度,会不会在将来某天突然发现一切有了奇迹般的变化?@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马克斯·布鲁赫并不是第一个受到苏格兰忧郁美感而有所启发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和海顿早在他之前编写了数首苏格兰民歌,而门德尔松则由此创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岛序曲》以及他的第三号交响曲《苏格兰》。
  • 开元年间,中秋之夜,唐明皇手执酒樽,凝望夜空、对月独饮。他醉意朦胧,恍然入梦。这时,一众仙女飘然而至,在宫苑优雅起舞。
  • 古今中外的神话和小说中,皆提到过用陨铁打造的武器,不仅削铁如泥还坚不可摧。如今,瑞士一所大学在瑞士莫里根(Mörigen)古青铜时代遗址发现了一个3000年前使用陨石铁打造的箭头。
  • 江峰:当我们相信自己在进化的时候,已经在倒退了。当我们相信只有看到的才是真理时,双眼已经在黑暗中了。
  • Adorable White Woman Posing With Bengal Lights Gorgeous Red-haired Girl
    某个电视广告的庆生画面让人笑叹“好写实喔”——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女主角仿佛被朋友簇拥般地笑开怀,手拿闪闪烟火棒、细细吹熄蛋糕烛火……然而当音乐中断、镜头猛地拉回现实,只见她孤单一人坐在桌旁凝望着蛋糕,原来刚才热闹的场景是因为收到网路祝福讯息……
  • 美国作家史丹利‧霍洛维茨(Stanley Horowitz)写道:“冬天就像蚀刻版画,春天是水彩画,夏天像油画,而秋天是综合四季的马赛克(镶嵌画)。”几世纪以来,诗人与作家用笔歌颂四季,而画家用色彩使之流传千古。
  • 周海媚生前遭遇诡异事件,生死有命“它”竟然能先知道?是进化还是退化,人类至今无法预知地震,它们却可以……
  •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这位人类历史上的智者,却在他亲自奠基创建,并且为之服务了一生的国家,逐渐地被塑造成一个伪君子,一个言行不一致的种族歧视者,一个具备两面性人格的复杂的伪君子。后世人还为他找出来一群黑皮肤的子孙后代,并且认为美国有一位黑皮肤的国母。
  • 母亲最感兴趣的是唐人街的老人中心。那里是些七老八十的人,其中大部分又是台山人。在那里,他们可用台山话说长道短,从盘古开天地讲到乡下的喜庆婚葬,一时哭,一时笑,一时唱,日子过得挺快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