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丹纽约报导)“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纽约台湾会馆老人中心在2月20日的庆生会上,为五对结婚60年(钻石婚)的老人会员庆祝。这些老人说,能活到这么大岁数已很难得,婚姻还能走过60年,少之又少,真是很感恩、很珍惜。




老人中心会长陈奕明表示,这是老人中心第一次为结婚60年(钻石婚)的老人庆祝,起先是近期有两对夫妇庆祝钻石婚,后来中心一统计,发现常来中心活动的会员有五对老人是结婚60年以上的,所以便一同举办庆祝活动。
这五对老人年逾八旬,精神矍铄,打扮光彩照人。他们与自己的另一半相濡以沫大半个世纪,走过风风雨雨。他们有各自的精彩故事,也分享了夫妻相处之道。他们有的人结婚是奉父母之命,没有谈恋爱就结婚了,而且有趣的是,在结婚当天才知道太太长什么样;有的订婚四五年了才走上婚姻的殿堂;有位老人则说,在婚礼上他和妻子都有过誓言,无论贫穷或富有、健康或生病都要相伴一生,他要信守这份诺言和责任。
结婚当天才知太太长什么样
今年89岁、与太太结婚66年的王海澄说,他在1950年代末在台湾苗栗县苑里镇乡下与太太结婚,那时男女之间还是持守“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比如夫妻两人走路,都是一个人走这一边,另一个人走那边,不会走在一起的。那时候还不流行自由恋爱,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在结婚之前没有见过新娘的面,在揭开头巾的时候,才看新娘第一眼。”
虽然没有谈恋爱就举办婚礼了,但是王海澄说,他很满意当年长辈为他们定下的这门亲事。
他说:“结婚时,老人比我们还高兴,不会差的,一定不会错的,双方的父母都帮我们看过了,都很满意,老一辈的眼睛在看,从你小孩子的时候,老一辈的人是看着你长大的,哪一家人的人品怎么样,这一对合不合得来,他们都知道。”
订婚四五年后才结婚
李明山、林美珠夫妇从小青梅竹马,读初中的时候就认识了,高中毕业后他们各奔东西,他们用书信交流感情,有一年李明山的父亲生病,“长辈跟我们说,结婚可以冲喜,长辈就为我们订婚了。”但是订婚后,李明山继续回到成功大学读书,林美珠在台北的师范学校读书,等李明山当兵回来参加工作了,他们才结婚,“1965年2月12日结婚的,从订婚到结婚,过了四五年。”
后来李明山辞去了副教授的工作去经商,经常出差,林美珠带着三个孩子,撑起一个家。
李明山很感概的说:“这个月是我们结婚60周年,很难得啊,我们没有想到婚姻走到60年,这是神的怜悯。”
他夸赞太太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他认为婚姻之道是:“相互包容、相互迁就,不能你强我也强,一定有一方要退让,彼此包容,便能够很恩爱。”
婚礼时对神有过誓言 要信守这份承诺
今年85岁的池秀雄说,他23岁结婚,走过62年婚姻。“我们这一代人,在战乱中出生,躲防空洞,搬到山里住,走过很多风雨,受了很多苦;在二次大战后,生活很穷,但是我们都很努力,很担当。”
他是基督徒,他说,婚姻是承诺、是责任,“我们当年在教堂举办婚礼时,向神宣誓了,发誓要爱对方、互相照顾,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健康还是疾病,都要相守一辈子,我们信守这个承诺,这是我们对神、对自己的承诺,而且婚姻也是一种责任。”
夫妻恩爱的秘诀:替对方着想
今年87岁的王康德在中国东北出生,1948年10岁时回到台湾;他的太太方惠音是广东潮汕人,1948年去台湾,她现是老人中心副会长,退休后就一直参加台湾会馆的活动,虽已83岁,但活力充沛。
王康德说: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要替对方着想,经常替别人想,该退一步的时候就退。”
老来伴 很珍惜
施秀珠和先生许富雄结婚60年。她说:“感恩能活到这个年纪,还能婚姻走过60年,而很多人还活不到60岁,所以很感恩,很珍惜。”◇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