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宁海钟、骆亚采访报导)近年中国经济衰退、社会消费降级,在美中贸易战升级之际,北京当局昨天(19日)公布整治消费环境、以图扩大内需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到2027年要明显优化消费环境、支持消费升级等。专家直指当局走错方向,上述方案不但无效,还会沦为笑话。
中共五部门推三年“优化消费环境”方案 遭质疑
中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与文旅部2月17日联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并于19日公布。
方案声称,到2027年,进行“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五大行动,使“全国消费环境明显优化”。
方案还称要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展开企业品质管制能力评价,提升所谓“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并且强调创造更多消费场景,要“整治市场交易环境”,强化“消费纠纷源头解决”,以及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商业混淆、虚假宣传违法行为等等。
“消费降级”是近三年中国网络热词,反映人们普遍因为经济不景气、收入减少而不愿消费。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报导,日本智库博报堂旗下的上海生活综合研究所今年1月22日发布的报告披露,80%的中国消费者认为自己陷入了“消费降级”,而与消费降级相关的中国社交媒体帖子从2023年到2024年大约增加了5倍。这份报告覆盖了3000名年龄在20至59岁、居住在中国的受访者。
近期消费降级现象更显突出。以旅游大省海南为例,该省海关今年1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访问海南的购物者人数下降了15.9%,从2023年的675.6万人减少到568.3万人;2024年在当地购买免税商品的总金额为309.4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下降了29.3%。
对于中共多部门发布的上述“整治消费环境”的三年方案,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对大纪元表示,在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困境下,单靠“优化消费环境”无法真正提振消费,因为影响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结构性问题。
他表示,中国当前面临内外部多重压力,包括内部问题: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危机、就业市场疲弱、企业信心不足、消费降级;外部挑战:美国川普政府可能加强关税战、全球产业链“去中(共)国化”、高科技封锁、外资撤离。在这种环境下,中共政府提出“优化消费环境”,能解决一些市场秩序问题,但无法解决深层次的经济结构问题。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则表示,老百姓一是没钱消费,第二是有钱不愿意消费。如果没钱消费,官方的“三年行动方案”是解决不了的,价廉物美当然还是能够刺激一部分消费出来,但问题是你怎么能够做到价廉物美?
就官方声称的“对不良的消费市场秩序进行整治”,王赫表示,像景区宰客这些问题,是因为从业人员道德没有底线。还有食品安全这些影响消费的问题,中共的监管部门多年不去解决、不作为,现在把本来的日常工作职责当成一个政治运动来整治,非常荒唐,很可能还是走过场。这些问题本身还是因为中共长期破坏传统文化,使很多中国人失去了社会公德而造成的。
专家:中共促消费走错方向 会沦为笑话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财金系教授郑政秉对大纪元表示,在所有发达国家,消费占的比重都非常高,都是60%、70%左右。但是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还是徘徊在40%左右。202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情况比其公布的数字更糟,现在川普的关税又即将来临,中国的经济会出现大问题。
“经济不好,人们的财富下跌、人们的所得下跌,人们展望未来非常悲观,即使有储蓄,也不愿意消费,所以消费基本上是紧缩的。”他说。
就中共官方抛出的“整治消费三年方案”,郑政秉指出,中国经济困难的本质其实就出在习近平上台之后,习认为民营企业的壮大威胁到共产党统治,所以向左转,国有企业大量膨胀,民营企业萎缩。加上他要针对香港和台湾下手,地缘政治的紧张至今有增无减。中国整体环境很糟,官方推出“三年行动方案”说要优化消费环境,完全偏离事实。
郑政秉解释说,官方提出的2027年整治目标,什么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等等,没有对症下药。因为经济不活,人们得找到工作、能够增加所得,财富才能够停止下跌。
他指出,事实上过去二三十年,就消费环境来说,中国大陆并不是没有提升,包括无现金的交易、线上支付、网络的销售等等,出现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等等企业,所以问题不在于优化消费环境。中共推出一些跟问题不相符的政策,还夹带一些夸大的目标,“比如说提升‘中国制造’整体形象等,根本就是走错方向了,他们在做官式文章。”
他还提到最近习近平主持民企座谈会,把马云也找出来、把AI的专家找出来,现在又提出什么改善消费环境,短暂可能有些宣传效果,但人们很快就会知道无效。
郑政秉的结论就是,中国一党体制没有改变,政策越来越紧缩,经济环境就会越来越糟,人们的所得和财富只会越来越缩水,人们展望未来只会越来越悲观,消费就跟不上来,投资和生产也跟不上来。所以中共多部门集体去推这个“优化消费环境”方案,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只是变成笑话一则。
责任编辑:李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