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报导)台湾公共策益、台湾智库等多个单位19日共同举办座谈会,就“从冷战到数位战争:民主国家如何因应极权国家的资讯战”议题,邀请学者专家与会分析。
主持人、东吴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陈方隅表示,“资讯战一直存在,极权国家对民主台湾的威胁也从不间断,而我们应该知己知彼,才能赢得这场技术日新月异的战争。”
台湾智库民调与舆情中心主任郭玫岑指出,资讯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作为高度数位化的社会,必须严肃看待这场无声却致命的攻击。她以2008年俄罗斯对乔治亚发动的混合战为例,说明当敌对势力发动攻击时,不再仅依靠传统军事手段,而是透过网路战、假资讯战与心理战,使对手在开战前就陷入瘫痪。
郭玫岑进一步分析,俄乌战争期间大量假讯息流窜,例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逃离国家”等错误资讯,不仅试图影响国际舆论,更意图削弱乌克兰人民的士气。她提醒,若类似资讯战手法应用于台海局势,将对台湾社会稳定与国际支持构成严峻挑战。
此外,活动也讨论了假新闻、社群媒体带风向与Deepfake技术对民主社会的侵蚀。郭玫岑表示,资讯战不仅发生在战争期间,更长期渗透至日常生活,影响民众对政治、媒体与社会议题的认知。因此,提升媒体素养、强化数位防御能力,已成为每位台湾公民的必修课题。
台湾民主实验室资深分析师余任晴解释,资讯战可分为硬体和软体两个层面,硬体层面如骇客攻击、频谱干扰等,而认知作战就是一种常见的软体资讯战。认知作战可对应共军的“舆论战”,就是透过媒体和社交平台传播以假乱真、真假难辩的讯息,影响台湾民众对政府、特定个人以及民主价值的认知。
余任晴直言,中共和俄罗斯利用网军、假信息、深伪技术(deepfake)等工具,对民主国家发动认知作战。他们不仅试图塑造国际舆论,更挑拨民主国家的社会矛盾,削弱人民对政府与媒体的信任,使得资讯战的规模与影响力远超过以往。
余任晴建议,“我们应强化媒体素养,并由政府部门建立对抗境外资讯操弄的分享平台,与其它民主国家联手对抗资讯战。”
台湾事实查核中心国际事务主任何蕙安表示,资讯战相当全面且愈来愈细致,对抗错误资讯时,不能只公布事实查核报告和结果,而是跟Meta、Google等社群平台,以及其它国家的事实查核中心串连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快速迎击资讯战。
台湾智库研究员陈玺安补充,资讯战的软硬体混合模式曾在台湾选举出现。当时某媒体网站的后台遭受骇客攻击,散发台南某投开票所发生随机砍人事件的假新闻,意图制造混乱,影响投票意愿。
陈玺安分析,不同独裁国家散布的假讯息论述有类似性,例如俄罗斯会从模糊的历史情结着手,制造类似“自古以来不可分割领土”的言论来合理化入侵乌克兰的行动,值得大家参考研究,民主国家间也可彼此借镜与合作。
与谈结束后,主持人和青年们也针对“资讯战的反攻”“包装为评论的假讯息”等提出问题,与谈者也深入地一一分析与回答。
责任编辑:叶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