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圆明采访报导)近年来,随着大城市经济的萧条,中国各地很多客运站运营困难甚至倒闭。分析认为,这不仅是因为出行方式的改变,而是反映了中国经济的低靡和人口的减少。
曾大排长龙的客运站没人了 上座率仅10%
据陕视新闻2月13日报导,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客运站的上座率跌到了10%。丰原汽车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生意确实不行,以前到这种节假日的时候,我们汽车站都是排长队的,就S型长龙的,现在连人也看不见。”
报导称,面对利润下滑,甚至裁员降薪的压力,丰原汽车站不得不“求变图存”,一是把过去40多座的大巴车换成9座的电动商务车,降低运营成本;二是在县城里设置了43处乘车点,方便乘客上车;三是通过一个小程序提前购票,司机根据后台信息沿途接人。
目前,定制客运让三原西安班线车的客座率回升到了58%。
公开资料显示,三原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总人口约41万人。市内与礼泉、泾阳两县相邻;市外与渭南、铜川、西安三市相邻,距离西安约40公里。丰原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属民营企业性质,是省级认定的三级道路运输企业。
丰原汽车站的运营状况曝光后,网友纷纷反馈,他们当地的汽车站生意也不好,有的倒闭了。“全国绝大多数公交车和汽车站都是处于亏损状态,近两年关闭了好多汽车站。”“当年人挤人,堵车堵得要命,为了抢座打架的日子一去不返。”

浙江网友“想吃米线”表示,“我们县城的汽车站几乎没啥人去坐了,公交也是,车辆和路线也变少了,公交也和这个新闻的方法类似,大公交改小商务。”
贵州网友“微风走慢点”表示,“市里的客车站从原来的面积直接缩小了十分之八,不开玩笑,只剩一个小门了,都不如一个县客车站。当然市里不是只有那个客车站,但确实现在感觉没那么多人坐车了。”
湖南网友“忆小异”表示,“汨罗到长沙的车也改了,变成了15座的巴士,和滴滴平台合作,在滴滴上可以订票,实时查看到站情况,比之前贵了几块钱,不过坐的人依然很少。”
重庆网友“不虚姚”表示,“去年过年回家都没车坐,得先赶到离镇上十几公里外的地方下车,买票得起早,还得转几种交通工具。摸黑走夜路也是有的,去隔壁镇也没车。”
从人挤人到不通车
除了长途客运,公交线路也是很多老百姓的出门首选,但在上海、成都等地,有的大公交换成了小公交,在浙江等地出现了更小的“宝宝公交车”。山东、黑龙江等地的网友表示,村到县城的公交也越来越少了,基本没有了。等车越来越久,公交司机工资有的好几个月开不出来。河北保定的王先生告诉大纪元记者,他们村上到县城的公交车,挂着公交公司的牌子,但都是私人承包的车。原来车上人挤人,现在几乎没人坐,去年更是没有通车,过年期间才通车了,也拉不着几个人。原来只走一条固定线的车,现在掺和着几条线走,转着圈拉人。一个钟头走一趟。
“有的县富,财政上有补助,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乘车;有的县穷,去年一年没有通车。这几年附近村里都没多少人了,疫情死的人多,说去城里了,大城市人口都在减少。买车的也多,坐车的也少了,人也少了。”他说。
河南的夏女士告诉大纪元记者,河南某客运站的人流量逐年递减,员工一个月工资才1500元左右。原来主要靠提成,一个月3000元没问题。有的人快熬退休了,有的直接同意买断工龄,另谋出路。
“有地铁后,公交就不太行了;有高铁后,客运基本就停了,因为是国企,所以还死撑着。但高铁在疫情期间运营也遇到困难,在高铁工作的朋友,工资是以往的80%。”她说。
分析:经济陷入通缩
有广东网友分析认为,客运大巴生意不好的原因,是因为岗位(工作机会)少了,人员没流动。以前珠三角、长三角岗位多,长途客运就发达,私家车是多了,但不是主要因素。
还有当地人在网上说,“我们这除了公交没有地铁,但现在没以前那么多人坐了,也许是很多人有车了,打车更方便了,更大原因是很多人失业了,所以没人挤公交了,以前上班都是站一小时公交的……”
美国财扩房地产投资公司总裁蒋品超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中国民众的经济实力还远没有达到人人有车的境界,普通百姓出行还是得使用公交车。如果绝大多数人都得使用的交通工具都人烟稀少,这说明了中国经济的萧条程度。人们为了节省钱过日子,甚至节衣缩食到了尽量不出行。这说明中国百姓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复苏毫无信心,对中共政府提振的经济能力毫无信心,在家躺平。
“公交车是普惠大众的一项公益事业,一般是由国家财政出资营运,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也不能空吃财政。本该是在经济下行时期普通人争相使用的公交车竟然如此惨淡,说明中国经济陷入严重通缩。”他说。
分析:财政没钱 人口减少
独立评论员邢天行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很多地方还没有高铁,主要靠长途客运。长途客运流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因为近距离的,可能有私家车一定的影响。客运虽然有一些是国营的,但是下面搞承包,再加上疫情的冲击,就支撑不下去了。所以很多地方的客运站处于一种亏损状态。
邢天行分析认为,首先,从客运站大量的萎缩和倒闭来看,就是政府的投入大量减少,政府没钱投入,或者说政府现有的那么一点钱,也不想往这里投入。现在整个经济都不行,公务员大量地减薪,很多地方政府陷入一种濒临破产的境地,这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现在失业率高,大家很难找到工作,也是出行减少的一方面原因。像广州、深圳大量的合资企业在倒闭,上班跟打工的人少了,导致客运量减少,它(客运)的亏损就增加,再加上政府没钱来贴补,所以这一块自然就荒落了。”
她说,第二,疫情期间很多地区死了很多人。“从2020年到现在2025年,这5年期间,第一个出生率少,第二个各种天灾人祸,死亡的人数加在一起,应该说是无可估量的,但是它会反映在表面上,比如很多学校裁撤了,在出行上等等方方面面都会反映出来。”
“相对来讲,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电商也是非常发达的,但是火车的运营,包括汽车几乎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只有在中国这方面会显得这么明显,跟整体上的经济低迷、倒退,还有人口的减少有直接的关系。”
以纽约和北京的人口数据做对比。公开资料据显示,北京市有2,100万人,主城区的人口密度为23,407人/每平方千米;而纽约市有850万人,曼哈顿的密度为25,846人/平方千米。两地人口密度相差不多,但是纽约的街道和车站人流不息,而在北京却有萧条感。
对比王府井昔日的繁华,很多人对北京的萧条颇有感触。老北京人程先生稍早告诉大纪元记者,王府井大街商场里没什么人,世贸天阶也没人。北京的萧条“就是市中心都是一样,外围更甭提”。去年他去云贵川旅游了一个月,感觉“普遍人气都没了”,有的高铁空得成了专列。
人哪去了?分析:中共掩盖疫情死亡人数
邢天行认为,人口的减少,是一个比较隐性的东西。因为人口是中国的红利,中共想用它来吸引外资,说中国有14亿人这样一个消费市场。如果说现在的人口就剩十亿人了,那就远远不如印度了,所以中共一直要粉饰这方面。它那个人口数据总是维持在14亿人,哪怕疫情这么多年,肉眼可见的死了很多人。
她说,“前一段媒体报导东北三省有一些地方政府在造假,虚报人口数字,因为这个乡镇人数少了,就需要合并了。所以不管从中共的整体利益上,还是从地方上利益来讲,都不想让人数减少。但实际上少了,它会反映出来,就是整体上的萧条,到处都没有人气。很多人都很奇怪,就是人哪去了?”
“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先生曾经说过,中共掩盖的疫情死亡人数,达到4亿人了。我是相信这一点,因为我的亲友也从另外的渠道告诉过我,不光是客运站了,他们看到像上海这样的大型机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萧条,包括大商场里几乎没有什么人。”
责任编辑:郑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