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朴淑子韩国报导)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产业竞争加速的背景下,作为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SK集团在过去一年中进行业务重整,出售了价值约1.91万亿韩元的资产,此举标志着SK集团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此外,韩国其它大企业也纷纷投入这一轮“瘦身潮”,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SK集团的“断舍离”
2023年初,SK集团将人工智能(AI)和能源确定为核心发展方向后,迅速开始剥离非核心业务。在短短一年内,相继出售集团旗下的汽车租赁、聚氨酯原料、家电等多个领域,附属公司数量也从716家减少到660家。SK集团一位高管表示:“拥有300万亿韩元资产的集团要进行结构调整并不容易,但过去一年,我们实施了比外界预期更为深刻的变革。”
SK集团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加快这一进程。近期,SK生态公司正考虑以约2万亿韩元的价格出售其废水处理和焚烧等环保子公司。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提高集团的资金流动性,并为未来的重点投资领域储备充足的现金。
大企业“瘦身潮”背后的驱动力
SK集团的业务重整并非个案。随着美国川普(特朗普)政府再度上台,全球贸易秩序面临调整,加之韩国国内政治局势的不稳定,越来越多的韩国大型企业感受到“未雨绸缪”的迫切性。
韩国前十大企业集团中已有六家宣布将通过出售资产、缩减规模等方式应对“经济寒冬”。SK、乐天、浦项制铁、LG、现代汽车和新世界集团均已制定或实施了大规模的业务调整计划,试图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保持竞争力。
浦项制铁集团今年1月宣布,终止二次电池用镍制造工厂新建项目。该项目原定与中国企业合作在浦项投资数千亿韩元建设工厂,并于去年5月举行了开工仪式。浦项制铁表示,集团计划通过这一调整,在2025年筹集约1.5万亿韩元现金。去年,该集团已出售了45项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6,600亿韩元。
乐天集团也在积极调整业务结构。2024年,乐天将旗下的租车公司以约1.6万亿韩元出售。此外,乐天食品已出售位于曾坪的面包工厂,并考虑出售水原、釜山等地的生产设施。
新世界集团则全额回购持续亏损的新世界建设股份后废除上市,而晓星集团则以9,200亿韩元将低迷的特殊气体业务转让给集团旗下的晓星TNC。
重整背后的“生存法则”
此外,LG化学正在推进出售其生物科学部门的美容医疗业务,并计划将重点转向新药研发;现代汽车集团则计划出售旗下现代威亚的机床业务,将资源投入到电动汽车和国防产业;三星集团已成为机器人企业Rainbow Robotics的最大股东;GS集团和HD现代也在积极寻找潜在的并购目标。
韩国金融界相关人士分析表示:“目前手握现金的企业将在2025年加快收购步伐,以寻找新的增长点。”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重整”已成为韩国大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存法则”。该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并对未来的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责任编辑: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