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19日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感病毒主要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其中A型和B型流感病毒最常引起季节性流行。
年仅48岁的女艺人大S(徐熙媛)过年期间,因流感重症病逝日本,让人不胜唏嘘。本文以中医观点,尝试提供流感难愈者另一线治疗希望。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感病毒主要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其中A型和B型流感病毒最常引起季节性流行。
流感常见症状
流感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严重、发病较快。常见症状包括:发烧(通常超过38°C)、喉咙痛、头痛、肌肉酸痛,尤其是背部、手臂和腿部,以及持续性干咳、疲倦无力,还有鼻塞、流鼻水、打喷嚏、恶心、呕吐及腹泻(部分感染者)等。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如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的病毒颗粒。此外,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眼、口、鼻也可能导致感染。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其他预防措施包含经常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流感治疗方法
流感通常1~2周才能完全恢复。医师可能开立抗病毒药物,如克流感(Tamiflu)或瑞乐沙(Relenza),以缩短病程并预防严重并发症。
流感死亡率因地区和季节而异。根据疾管署资料显示,台湾每年约4,500人死于流感,相当于每十万人就有20人。2023~2024年流感季,台湾累计报告586例流感并发重症病例,其中99例死亡。
流感死亡率在高风险人群中更高,特别是65岁以上老人。因此,接种流感疫苗和采取预防措施对于减少流感相关的死亡率非常重要。
中医风温理论
中医治疗流感效果显着,因流感引起的诸多免疫反应,中医都有不错的对策。
流感的中医治疗是根据风温理论来进行。风温是指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生于春冬季节,起病较急,其发于冬季的又称冬温。依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与西医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疾病颇为相似。临床上,可参考风温辨证治疗。
风温的治疗,到了清代名医叶天士时期达到理论与临床高峰,在《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等。初起邪在肺卫,治宜辛凉透表以驱邪外出,方用桑菊饮、银翘散。若咳嗽而喘,烦渴汗出,治宜麻杏甘石汤开肺平喘。败血症急救,还可配合清营汤、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
对于高烧不退,或老痰黏稠不化,可用蒲公英、鱼腥草各1~2两煮水喝,直接清热解毒,通常两、三天内就会退烧,流感高烧是一种免疫反应,可供一直吃退烧药、打抗生素却无法退烧者的另一线希望。◇
责任编辑:黄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