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降价倾销 数百车主发联合声明声讨

人气 6670
PlayListen to More News

【大纪元2025年02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净报导)2月18日,有大陆汽车博主发布一份联合维权声明,指控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涉嫌隐瞒产品迭代计划、“千里眼”功能无法使用等,严重侵犯新老车主的合法权益等,要求比亚迪公司公开致歉并给予权益补偿。这份联合声明已有数百人签名。

据新浪科技、《电脑报》报导,这份名为“比亚迪汽车24、25款车型全体车主联合维权声明”中表示,鉴于比亚迪在宣传及销售过程中“知新卖旧”、老车主的购车权益受到损害等诸多问题,购买了比亚迪2024、2025新款王朝、海洋系列全系车型的全体车主发布联合维权声明。

声明指控,比亚迪汽车涉嫌隐瞒产品迭代计划、未明确区分产品代际,构成误导性销售。例如,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发布了消费者短期内已购同款车型的升级版本,新增“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中控屏幕升级等核心配置,售价却与原款持平。

(微博图片)

声明指控,比亚迪在明知新款智驾车型即将上市的情况下,未向消费者披露产品迭代计划,仍以新款车型增配后的原价大量销售配置落后的库存老款车型,剥夺了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且新款与老款“同款车型名称、售价相同但核心配置差异显著”,构成未明确区分产品代际,违反《广告法》第八条:商品信息应真实、准确的要求。

声明提到,比亚迪的这一商业行为直接导致大量车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高配的智驾版车型价格购入技术落后、配置降级的普通款车型,构成对消费者的误导性销售。比亚迪对老车主权益的漠视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利益。

同时,此次改款与车主购车时间间隔不足六个月,导致老款车辆市场残值大幅缩水,且无法通过官方渠道升级至新配置。对车主二次出售造成不利影响。当前市场反馈显示,同型号非智驾版二手车估值较上月下降18%~25%(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比亚迪用“全民智驾”的宣传口号将智驾版定位为“划时代技术迭代”,间接承认旧款。

(微博图片)

此外,声明说,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发布3年来,(比亚迪为用户提供的远程影像系统)“千里眼”功能进行合规性调整,无法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验收,导致宣传中包含该功能,但实际中“千里眼”功能迟迟无法使用,严重侵犯新老车主的合法权益,比亚迪官方自始至终未公开回应。

比亚迪车主要求比亚迪汽车于7个自然日内向全体老车主公开致歉,同时建立产品迭代信息披露机制,未来需在研发阶段提前6个月公示新款车型的配置变更、价格调整范围及上市意向。

这些车主还要求实行老车主权益补偿,对2024年6月至新款车型发布期间购车的车主,提供智驾版车型新车指导价15%置换补贴,以弥补老车主因配置差异导致的损失;同时免费为老款车型提供关键智驾功能(如辅助驾驶系统)的硬件升级服务,或提供与代际差额等价的售后服务权益。

(微博图片)

另据网易消息,截至2月16日17:00,已经有763位车主参与联合声明。

在车质网、黑猫投诉等平台上,近期也有大量比亚迪老车主发起了维权投诉。据统计,从2月10日至17日,比亚迪新增投诉约4500条,绝大部分都与新旧产品迭代纠纷有关。

截至目前,比亚迪方面还未作出回复。

因为换代而引发车主维权,实际上并非个例,这也不是比亚迪第一次被投诉。“一年前14万买了比亚迪秦跑滴滴,全年挣了7万。今年比亚迪秦降价,等于我白忙活一年。”一名车主说。

据报导,除了比亚迪外,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极氪汽车等品牌均受到过类似被投诉和引发车主集体维权的情况。伴随着车辆迭代更新加速,以及动辄数万元的降价幅度,老车主们维权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

比亚迪车主联合维权引发网民关注和热议。

不少微博网友评论说:“车主维权并不是反对车企技术迭代,而是反对这种通过隐瞒即将推出的重大升级(如智驾系统普及)来倾销旧车型的行为。科技升级本身是行业进步的表现,但若企业通过隐瞒即将推出的重大升级(如智驾系统普及)来倾销旧车型,则涉嫌利用信息不对称损害消费者权益。车主有理由维护自己权益!”

“二手车的价值贬损有一定合理性,若“早买”与“晚买”的价差在合理范围内(如半年降价5%~10%),消费者可接受;但比亚迪部分车型在短短数月内降价30%~40%以上,且增配不加价,直接导致老车主资产缩水,远超正常折旧范围,早买的车主自然有理由维权。”

还有网友表示:“消费品不等于赌博!不是说买了车,车企就跟车无关了。车企需保障用户基础权益。消费品是有隐含承诺的,购车不仅仅是‘一锤子买卖’,还包含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和品牌信誉等等。被消费品牌背刺,车主维权是合乎情理的。”

截至目前,上述媒体相关报导已被删除。

近日,中共官媒高调报导,2025年1月1日起,中国各大新能源品牌先后晒出2024全年销量成绩单,比亚迪年销量超过427万辆,连续三年夺得中国新能源市场销冠。而特斯拉首次同比下滑。

1月24日,中国多家车企集中备案召回计划,本次备案召回的车企涉及比亚迪、小米、东风、广汽、上汽等12家公司的多个品牌。从召回的原因来看,比亚迪部分需要召回的车型涉及硬件部分的安全隐患。

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樊家忠此前对大纪元表示,大家似乎只看到中国电动车的销售量、占有率,甚至外销量在增加。可是都忽略了它的获利率是不断的恶化。中国电动车事实上有赚钱的大概只有比亚迪。很多车厂的销量都增加,为什么还赔钱?就是产能过剩。(延伸阅读:中共对电动车低价倾销 分析:损人不利己

责任编辑:郑浩宇#

推荐阅读

中国汽修工:电动汽车厂要命的设计是故意吗?
中国修车店技师因维修电动车电池获刑半年
小米董事长:中国车企盲目内卷全靠“蒙”
华为电动车夜间高速行车 大灯突熄灭 视频曝光
比亚迪被曝未经车主允许自行启动发动机

相关新闻
小鹏汽车车主半跪做人脸识别 被讽史诗级笑话
安全之忧 印度拒绝比亚迪10亿美元建厂提案
比亚迪党委书记王传福被举报出轨 私生子居美国
中国12家车企大规模召回电动车 涉安全隐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