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崩塌 中国光伏业逆势扩张 谁是推手?

人气 7220

【大纪元2025年02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杨旭综合报导)2025年开年,中国光伏业投资875亿元(人民币,下同)扩产175GW,但2024年光伏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暴跌,导致企业利润普遍下滑,大面积陷入亏损。分析指出,地方政府代建厂房、代采设备、巨额补贴,成为光伏企业逆势扩张的主要推手。

投资875亿 光伏产能逆势扩产175GW 几乎没利润

华夏能源网日前统计发现,2025年1月,中国光伏全产业链有23个项目进行公示、签约、开工、建设等,总规模近175GW,总投资额超875亿元。这些扩产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者18家,更有3家达到百亿规模。

中共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277GW,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速高达28%。

中国光伏产业大肆扩张的同时,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暴跌。据中信建投研报,到2024年底,光伏主产业链,即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产能分别达到1447GW、1160GW、1193GW、1428GW,各环节产能过剩都在一倍以上。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2024年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5%,硅片价格下滑超45%,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超25%。

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在2024年全国光伏大会上说,“(光伏)行业普遍‘失血’,毛利率极低,几乎没有利润”,“现在有企业低于成本价投标,这就是自杀式行为”。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截至2月10日,已有43家光伏企业预告2024年“成绩单”,其中31家出现亏损,占比超过七成,归母净利润合计亏损超过500亿元,另有38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占比接近九成。

中国光伏企业6巨头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TCL中环,2024年除晶科能源实现微薄获利外,其余5家合计归母净亏损约达310亿至341亿元。

仕净科技跨界进军光伏 112亿投资中自有资金仅3.5亿

华夏网文章指出,代建厂房、代采设备,甚至“拎包入住”……过度友好的招商政策下,光伏企业不用太多投入就能实现产能扩张,企业的扩张野心自然高涨。即使最终出现危机项目黄了,乱摊子也是地方政府和投资机构一起扛的,企业不用承担全部损失。

在地方政府眼里,这些光伏项目承载了地方发展优质产业支柱和民生就业重任,又已为其进行了大量投入,半路终止绝无可能,如今是硬着头皮也要上。

文章提到,2025年1月8日“仕净新能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节能报告获批。

报告显示,项目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业主是四川仕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苏州仕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仕净科技”)、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合资成立。项目投资41亿,建设年产20GW硅片+20GW太阳能电池片的研发制造基地。

根据2024年3月8日,仕净科技发布的一则公告,仕净科技、晶科能源仅支付购买设备款项,而且购买设备资金将通过35%自有资金和65%自筹资金解决。

项目场地、厂房基建、机电设施等建设费用全部由资阳市地方政府出资建设,同时资阳市政府对项目给予新建项目补贴、设备购置补贴、租金补贴、绿电政策补贴、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补贴、回购补贴等相关补贴。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长王勃华在2024年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温州)会议说,“地方政府入戏过深,把很多业绩光伏的项目搞成了业绩工程,所以业绩工程很不容易下马。”

据四川经济网近日报导,该项目是资阳自设市以来首个成功引进的百亿级大项目,项目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将高达200亿元,同时带动就业机会增加,预计将有四千余人受益。

根据仕净科技官网介绍,注册资本一亿元,是一家环境污染治理综合研发制造企业,其主营业务和光伏并无关系。

早在2023年1月份,仕净科技就有过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先例。2023年1月9日,仕净科技与安徽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显示,总投资最高不超过112亿元,建设年产24GW高效N型单晶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

但仕净科技2023年1月9日回复深交所的关注涵显示,建设资金中25亿来自政府代建,19.3亿元来自政府补贴,而来自自有资金的银行存款只有3.5亿元,包括但不限于厂房基建、机电设施、生活区办公区配套设施等建设费用全部由宁国市垫资代建。

江苏蓝丰跨界进军光伏 连续两年收到政府补助超亿元

除了代建代买设备外,现金补贴也是地方政府吸引光伏企业落户的重要手段。

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蓝丰”)2024年6月18日的一则公告显示:2024年,子公司旭合科技分四笔共得到滁州市政府1.07亿元的补贴,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425.52%。

2023年公司年报显示,子公司旭合科技分别于2023年9月、10月收到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共1.08亿元。

旭合科技成立于2022年7月14日,是一家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的光伏企业,从事N型晶硅光伏产品的生产制造。其母公司江苏蓝丰和仕净科技一样,主营业务和光伏产业并无直接关系,主要生产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及精细化工中间体等。

“代建厂房”已成地方政府招商标配

中国光伏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曾指出,“地方政府推波助澜,金融机构趋之若鹜,跨界企业无序涌入,最终导致产业供需失衡。”

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2024年9月指出,在产业招商过程中,代建厂房不知不觉已经成了标配。地方政府普遍承诺会为光伏企业代建厂房(如果地方政府没有为企业代建厂房,那么一定会有其它的优惠政策来替代)。

赶碳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24年7月在官方微博发文指出,光伏行业内卷到现在,企业还能自掏真金白银加大投资的其实并不多。卷到最后,实际上卷的就是各地政府。

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6月3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总投资100亿元的20GW TOPCon太阳能电池项目,厂房和机电设施由阜阳市政府代建。

湖南华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2023年6月15日在回复深交所的关注涵中表示,总投资40亿的年产10GW拉棒切片二期项目,以及新增10GW拉棒4GW切片项目,采用“代建-租赁-回购”模式。其中工程建设投资超过13亿,包括新建生产车间、仓库以及厂区配套设施等,由云南省祥云县政府代建。◇

责任编辑:孙芸#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价格击穿成本价 中国光伏业陷“自杀式”内卷
中国光伏业内卷严重 亿晶光电预计去年亏损23亿
中国光伏业普遍亏损 隆基绿能去年预亏超82亿
中国光伏业陷寒冬 多家公司公布史上最差年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