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程雯综合报导)随着全球安全挑战不断演变,美国空军在2025年一开年就进行了多场演习,展示美国的空中力量及其快速投射能力,确保美国和盟国做好共同应战的准备,并强化了美国对整个印太地区稳定、安全与合作的承诺。川普总统的新任国防部长表示,美国不寻求与共产中国发生冲突,但会与太平洋伙伴形成硬实力威慑,阻止住中共的任何侵略。
美、英、澳“红旗内利斯25-1”和“竹鹰25-1”联合演习
据美国空军网站消息,美国空军与英国空军和澳大利亚空军于2月14日在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Nellis Air Force Base)结束了为期三周的高强度训练,包括“红旗内利斯25-1”(Red Flag Nellis 25-1)和“竹鹰25-1”(Bamboo Eagle 25-1)两项联合军演。其中,加拿大空军首次加入了“竹鹰25-1”演习。
“红旗内利斯”和“竹鹰”演习涉及在美国西部的空域、训练场和基地的复杂作战场景。这些演习模拟了当代空中作战面临的威胁,并要求参加演习的各国飞行员能够跨不同的机种和系统进行整合,即提高“互操作性”。
美国空军自1975年以来一直进行“红旗内利斯”演习。今年是“红旗内利斯”50周年,美、英、澳三国空军在内华达训练场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白天和夜间演习任务。
“竹鹰”演习更侧重强化如何应对在印度-太平洋地区执行远程任务的挑战,演习空域深入到东太平洋。美国空军作战中心设计“竹鹰”演习是为了测试和改进联合部队和联军将飞机、设备和人员部署到不熟悉的机场的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在压力下维持作战,其目标是建立一支更敏捷和更有弹性的部队,能够在快速变化的挑战环境中遏制敌手的威胁。
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美国空军作战中心指挥官克里斯托弗‧尼米(Christopher Niemi)少将说:“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安全基地开展这项行动,但现代威胁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现实。‘竹鹰’是帮助我们弄清楚如何管理这些威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的盟友一起训练可以提高我们作为一个统一团队应对这些威胁的能力。”
为期一周的“竹鹰25-1”演习进一步完善作战概念并保持部队战备状态,本次演习通过真实的训练场景,机动飞行员随时准备并快速投射力量、威慑侵略者,并与盟国和伙伴国家一起支援全球行动。美、英、澳三国为“竹鹰25-1”演习投入了一百多架飞机和数千名人员。
美国空军第七远征空运中队(7th Expeditionary Airlift Squadron,7th EAS)通过使用C-17“环球霸王III”(Globemaster III)战略军用运输机向前线运送人员、设备和物资,为“竹鹰25-1”演习做出了贡献。该中队的任务凸显出空运在以速度实现战区机动性方面的战略作用。
美国空军第62空运联队(62nd Airlift Wing, 62d AW)指挥官塞尔吉奥‧阿纳亚(Sergio Anaya)上校称赞说:“‘竹鹰25-1’增强了我们空军人员在最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产生战斗力的能力。第七远征空运中队展示出我们在如何确保印太战区的机动优势方面的关键作用。”
麦康奈尔(McConnell)特遣队为“竹鹰25-1”提供了空中加油任务,展示了其加油机的全球覆盖能力。
该特遣队第344空中加油中队飞行员兼分队指挥官艾弗里‧拉金(Avery Larkin)少校说:“这次演习为我们的飞行员提供了在竞争激烈的动态环境中向联合伙伴提供空中加油支援的宝贵经验。在整个演习中,我们的目标是利用KC-135和KC-46(加油机)提供可靠、及时的空中加油能力,同时在同步、高强度的操作中获得关键任务训练。”
参加了“红旗内利斯25-1”和“竹鹰25-1”两项联合演习的澳洲空军特遣队大队长史都华‧西尼(Stewart Seeney)表示,这些演习确保了“我们的飞行员获得成功执行作战任务的经验”,他们将把从这些演习中得到的“经验、经过验证的战术和工作关系带回家,为澳大利亚和我们邻近地区的防御做出贡献”。
澳洲国防部公布,澳洲空军为这次在美国内利斯空军基地的三周演习部署了约430名飞行员和18架飞机,包括F-35A“闪电 II”(Lightning II)战斗机、F/A-18F“超级大黄蜂”(Super Hornet)战斗机、EA-18G“咆哮者”(Growler)电战机和E-7A“楔尾鹰”(Wedgetail)预警机,这是澳洲空军自1980年参加内利斯演习以来派出的“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特遣队”。
西尼大队长对澳洲国防新闻说:“我们与美国和英国在这些演习中的合作表明了我们对印度-太平洋地区安全的集体承诺。”
美、澳、日“北方对抗2025”F-35战斗机联合演习
由美国、澳洲和日本空军联合牵头的多国空军加强F-35战斗机整合的“北方对抗2025”(Cope North 2025)联合演习,从2月3日在关岛开始,将于21日结束。
这是一项由美国太平洋空军赞助的多国野战训练演习,重点是在当代情景下对空军作战部队/大型部队部署进行训练,以实现三边第五代部队的整合,为未来在印太地区的冲突做好准备。
美、澳、日三方将为多国特遣部队建立指挥和控制系统并组织训练。演习活动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Anderson Air Force Base)及周边空域举行。
据《空军与太空部队》(Air & Space Forces)杂志报导,美国空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军派出2,300多名人员和62架飞机参加这次演习,其中包括F-35A、F-35B、F-16和F/A-18C/D战斗机的组合;EA-18“咆哮者”、E-11和E-3指挥控制机;KC-46、KC-135和KC-130J加油机;C-130J运输机;以及MH-60S直升机。
在去年的“北方对抗”演习中,战斗机和电子战飞机为B-52轰炸机护航,而今年的重点已转向整合这三个国家的第五代战斗机。
美国空军第三联队指挥官查尔斯‧舒克(Charles Schuck)上校在一份新闻稿中说:“第五代战斗机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第五代战斗机是我们战斗力量的前沿,特别是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因此与所有使用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一起练习非常重要。”
澳洲空军派出了275名人员、8架F-35A、一架KC-30A多用途加油运输机和一架E-7A“楔尾鹰”预警和控制机参加这次演习。
日本航空自卫队派出了6架F-35A、两架E-2D预警和控制机、一架KC-46A加油机,以及约250名人员。
舒克上校还说:“当许多不同的国家驾驶同一型飞机时,一起训练非常重要,这样我们才能了解每个国家在使用、维护、指挥和控制这些飞机的方式之间的细微差别。如果不真正一起锻炼,我们永远不会了解这些差异。”
这是去年5月美、澳、日三边防务峰会达成协议后的首次F-35联合演习。这三个国家已同意轮流举办F-35联合演习,今年由美国在“北方对抗2025”演习中开跑,紧接着还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日本的“武士道守护者”(Bushido Guardian)演习和2026年澳洲的“漆黑”(Pitch Black)演习中亮相。
澳洲空军特遣队指挥官达里尔‧波特(Darryl Porter)上尉说:“‘北方对抗2025’将展示第五代(战机)能力的真正整合。澳洲自2011年以来一直参加‘北方对抗’演习,此次来到关岛(参加演习)为部署到印太地区的飞行员提供了宝贵的训练经验。”
“北方对抗”演习始于1978年,旨在提高美国空军和日本航空自卫队之间的作战能力和作战人员的整合。该演习最初每年在日本举行约四次,从1999年起迁至关岛。
美日联合举行C-17“环球霸王”运输机演练
美国空军和日本陆上自卫队、日本航空自卫队共约60名成员,于2月3日至4日在日本厚木海军飞行场(Naval Air Facility Atsugi)进行了C-17“环球霸王III”运输机的静态加载测试演练。
据美军印太司令部官网的消息,这项演练原本是2024年10月23日至11月1日在日本举行的美日“利剑25”(Keen Sword 25)双边训练演习的一部分,但被推迟到2025年2月进行。
“利剑25”通过在现实条件下演习最现代化的装备和程序,来推进互操作性,验证部队备战态势,以加强美日同盟,提高在印太地区应对人道危机或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印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C-17“环球霸王III”演练内容包括美国空军与日本自卫队第一直升机旅和日本航空自卫队中央防空飞弹大队的成员进行联合检查、装载策划和对一架C-17进行静态装载测试。
美军的日本运输规划专家杰克‧卡里科(Jake Carrico)说:“这是一次重要的双边训练活动,为日本陆上自卫队和日本航空自卫队成员提供了在美国空军C-17上进行设备应急装载的练习。”
在为期两天的训练活动中,日本陆上自卫队成员将他们的CH-47JA“支奴干”(Chinook)直升机装载到美国空军的C-17运输机上。此外,日本航空自卫队成员还进行了向C-17上装载天线桅杆组车辆和MIM-104“爱国者”导弹系统的训练。一架C-17总共装载和卸载了14.3万磅(65吨)重的设备。
美军第730空中机动中队航空运输专家、参谋军士艾瑞克‧沙阿(Eric Shaah)说:“对我们的伙伴国家行使支持与合作的能力,这增强了我们在全球任何地方投送战斗力的能力。在这两天里,我们向日本航空自卫队和日本陆上自卫队演示了联合检查要求,以便他们熟悉数学计算和装载过程,以备他们需要通过机动空运部署装备和人员。”
F-22“猛禽”战斗机举行“大象漫步”活动
1月31日,美国空军24架F-22“猛禽”(Raptor)战斗机和6架T-38“鹰爪式”(Talon)教练机在弗吉尼亚州兰利-尤斯蒂斯联合基地(Joint Base Langley-Eustis)的跑道上举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F-22“大象漫步”(elephant walk)活动,展示了美国空军快速将空中力量投入行动的能力。
执行该任务的第一战斗机联队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次演示凸显了该联队在高压力情况下快速调动部队的能力。作为空战司令部的先导联队,(第一战斗机联队)保持着无与伦比的战备状态,以确保随时保卫国防。”
根据2023财年的数据,美国空军拥有185架F-22“猛禽”战斗机,这意味着八分之一的“猛禽”机队参与了这次“大象漫步”。该“猛禽”机队在2023年的执行任务能力率为52%,这意味着在任何特定时间,都会有近100架“猛禽”战斗机可以执行指定任务。
“大象漫步”通常需要维护人员付出巨大努力才能使部队的大部分空中力量做好准备。本次训练由第一战斗机联队驾驶F-22,第71战斗机训练中队驾驶T-38,作为“猛禽”战机的教练机和陪练伙伴。
美国空军正在用新设备升级约148架F-22,例如低阻力隐形油箱(用于增加航程);红外线搜索和追踪装置(用于扩大探测隐形飞机的能力);通讯和导航升级;以及改善电子战的设备。
空军也正在开发一种新型远程导弹——AIM-260联合先进战术导弹——以扩展“猛禽”战斗机从更远的距离射击敌人的能力。
不过,空军也已计划在2030年左右让F-22退役,因为其技术或被对手超越。
开始准备今夏的“2025部队重返太平洋”大规模空中演习
美国空军已经开始为将在今年夏天举行的“2025部队重返太平洋”(2025 REFORPAC)大规模空中演习做准备,届时将汇集近300架飞机和数千名人员,进行跨战区部署,精彩展现美军的联合空中力量。
据《空军与太空部队》杂志介绍,“部队重返太平洋”(Return of Force to the Pacific, REFORPAC)演习的名称来源是冷战时期的“部队重返德国”(REFORGER)兵棋推演,当时旨在为与可能越过德国边境的苏联开战做准备。现在的“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则是让美国空军做好准备,以应对中共可能在印太地区引发战争的“巨大威胁”。
“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的重点是为了实现印太地区的集体安全,反映印太地区联合作战向更大程度的互操作性转变。
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David Allvin)将军告诉空军协会米切尔研究所(Air Force Association Mitchell Institute)说:“‘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将从更少的部队中抽调大量兵力,提供更密集、更真实的训练。这个概念在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美国空军加强其中东实力时,已经经过了部分实战检验。”
历史上,“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的每次训练活动都结合了空中、陆地和海上组成部分,以应对太平洋广阔而分散的地区的一系列战术和战略突发事件。
其战略设计包括从海上巡逻行动到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从远程打击到在分散基地之间的快速重新部署等任务。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测试每个部队的能力和战备状态,包括从武器杀伤力到后勤熟练程度的方方面面。
“2025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将延续这些原则,并将强调灵活战术能力和快速适应场景变化与即时协调能力。
美国新防长:不寻求与共产中国发生冲突,但会用硬实力威慑住中共
新任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公开表示,美国不寻求与共产中国发生冲突,但会用强大的威慑力量遏制住中共的侵略企图,同时川普总统在战略层面上与习近平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也是为了避免发生冲突。

在2月7日与国防部五角大楼人员举行的市政厅问答会上,海格塞斯说:“我们对共产中国看得很清楚,但我们也不会试图引发冲突或在不需要存在的地方制造冲突。我们将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坚定地站在一起。同时,川普总统在他的战略层面上(与习近平)进行对话,以确保我们永远不会发生冲突。”
在2月13日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NATO)国防部长会议后,海格塞斯在记者会上进一步解释说:“我们并没有不可避免地希望与中国(中共)发生冲突。人们认识到,(双方)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这导致美国方面需要有强大实力,以确保我们的利益得到推进,并最终阻止任何侵略。”
他强调需要联合盟友,他说:“我们谨慎的做法是与太平洋地区的盟友和伙伴合作,以确保这种威慑力、硬实力不仅是名义上的,而且是现实中存在的。”
海格塞斯还表示,建造一个强大的美国军队,其目的不是为了战争,而是实现威慑,他说道:“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确保他(川普总统)拥有最强大、最有能力、最有杀伤力的军队。但愿我们不必使用这样的军队,其目的是威慑。但是,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接近并消灭我们的敌人,然后快速让我们的男女将士凯旋回家。”
责任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