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16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吴欢心、宁芯采访报导)中国电动车龙头企业比亚迪上月起正式进入韩国电动轿车市场。受其低价影响,韩国汽车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电动车价格竞争,另外,比亚迪还因可能泄露用户个人资料在韩国引发安全担忧。
韩车纷纷降价 探讨提高本土车补贴
比亚迪1月16日宣布正式进入韩国市场。比亚迪首款上市车型选择了紧凑型电动SUV ATTO 3(即中国的元PLUS)。
ATTO 3共有两个版本,分别为普通版和plus版。ATTO 3普通版售价3100万韩元(约2.1万美元),ATTO 3 plus价格在3300万韩元(约2.3万美元)。而ATTO 3在中国当地的价格为人民币11.98万元(约1.6万美元),此前普通版的价格在欧洲和日本分别为3.8万欧元(约4万美元)和450万日圆(约3万美元)。如考虑ATTO 3可得到韩国政府补贴,预计实际购价为2950万韩元(约2万美元)。
ATTO 3的价格远低于行业预期,也低于被视为竞争对手的现代汽车科纳电动版和起亚EV3等。
截至2月上旬,SUV ATTO 3的韩国订单已突破1000辆。而比亚迪去年在日本全年的销量仅约2000辆。韩国业内分析认为,这表明比亚迪在韩国市场可能带来比预期更大的冲击。
受此影响,加上电动车市场需求放缓及韩国内需低迷,现代汽车和起亚等韩国本土车企纷纷下调电动车售价,展开防御,韩国汽车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电动车价格竞争。
现代汽车和起亚自2月5日起对旗下电动车的降价最多达500万韩元。这两种车的降价加上政府补贴,最多可比原价低1000万韩元。此外,进口电动车品牌斯特兰蒂斯韩国(Stellantis Korea)、宝马韩国、奔驰韩国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降价。
针对比亚迪等中国电动车在韩国市场的低价倾销,韩国内出现了要求向韩国产电动汽车支付更多补助金的呼声。
近日韩国在国会主办的四大(三星、SK、LG、现代汽车)集团研究所长座谈会上,现代汽车集团HMG经营研究院院长金坚(Kim Gyeon)建议,鉴于中共政府一直向电动汽车企业直接支付补助金,希望从多方面摸索对韩国电动车企“直接支付补助金”等对策。
出席会议的执政党国民力量议员李喆圭(Lee Chul-gyu)说,从考虑产业政策的立场来看,向国产电动汽车提供更多补贴的方向是合理的。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议员金元二(Kim Won-i)则就政府对补助金改编等整个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表示认同。
中共官方数据称,2009至2022年的13年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补贴超过人民币2000亿元(约273.6亿美元)。但随着2023年中共停止国家补贴,电动车在中国内需市场销量较少,产量过剩,中国电动车企开始向海外市场低价倾销过剩产品寻求出路。
世界多国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免受来自中国的电动车低价倾销,采取多种措施。
尹锡悦政府为应对中国电动车和电动车电池的低价倾销对韩国市场的冲击,曾在去年电动车购置补贴方案中大幅削减了搭载中国电池企业主力产品——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车补贴。其中包括中国产TeslaModel Y(RWD)、中国产电动巴士和电动货车。当时,还未正式进入韩国的比亚迪在韩国销售电动货车,因此使其补贴较2023年减少800万韩元(约6000美元)左右。而搭载三元锂电池的韩国产电动车获得了较多的补贴。
法国则从2023年开始实施对进口电动汽车提供差别补贴,通过测定碳排放量来计算环境分数来削减补助金。舆论认为,这实际上将中国电动车排除在购买奖励措施之外,因为中国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能源使用严重依赖煤电,碳排放显着高于欧洲水平。
而拜登政府去年9月对中国电动车关税提高了四倍,达100%。近日,川普政府又追加10%的关税。
欧盟从去年10月开始对中国电动车加征的反补贴关税,实际最高税率达到45%。
比亚迪安全风险受关注 专家:不买才安全
随着比亚迪正式登陆韩国,有关联网汽车(Connected-Car)的安全风险再次受到韩国社会的关注。联网汽车是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的车辆,一般也可以访问无线局域网,因此车辆可以和其它车内或是车外的设备分享网络资源。
韩国方面担心,由于韩国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中国制造的联网汽车可能会成为用户个人资料泄露的渠道。比亚迪ATTO 3搭载无线手机投屏、无线(OTA)导航和软件更新等联网汽车功能,通过这些功能收集的车主个人资料被指可能会泄露至中国。
尽管比亚迪韩国公司承诺,其在韩国市场收集的个人资料不会与中国总部共享,但表示收集的用户个人资料存储在腾讯云端服务器上。而服务器拥有者是中国企业这一点,引发了韩国用户对个人资料泄露的不安。
此外,比亚迪近日宣布,计划将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的AI软体应用于车辆。而深度求索(DeepSeek)目前也因安全性问题受到多国的封杀。
韩国最大的直营二手车平台企业K Car发表的消费者近日对2025年上市的新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比亚迪等中国整车品牌进入韩国市场持肯定态度者仅为11.6%,持否定态度者占51.8%,其中,62.2%对品质和耐久性表示担忧,54.4%对安全性表示怀疑。
台湾国防院国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沈明室2月14日对大纪元表示,比亚迪汽车确实存在诸多风险。去年10月澳洲就有多名车主在社群爆料,表明他们拥有的比亚迪电动车的车载系统疑似存在隐藏“后门”,让原厂能通过软件窃听车内的对话,而且他们目前还找不到方法阻止,让许多车主非常忧虑。
对此,他认为,要找出启动的关键芯片或装置,但其厂商恐怕也不知道其位置及源头,“即使按了所有按键也无法消除”。
“所以,关键必须认知,中国所有电子产品都有可能配置各种后门,以海捞的方式搜集各种资料,交由中国(中共)的资料库或系统去整理。”他强调,“可能不买不用才是唯一不受影响的方法。”
另外,他补充说,去年9月比亚迪汽车因为存电容器过热的起火风险而召回约十万辆车,“证明其在某些技术上仍不稳定”。
不仅是中国品牌的汽车,搭载中国联网汽车技术的车型也存在个人资料泄露的可能性。
美国商务部1月发布禁令,将禁止销售及进口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联网汽车硬件和软件系统,以及联网汽车成品。
禁令解释,这是为确保美国关键供应链的安全和国家安全,还有助于美国防范中共的网络间谍和入侵活动,这些活动持续对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去年宣布这个禁令计划之际,时任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的杰克·沙利文曾表示,“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共)在我们的关键基础设施中预先部署了恶意软件,目的是破坏和蓄意破坏。而且,由于道路上可能有数百万辆车,每辆车的使用寿命为10至15年,破坏和蓄意攻击的风险急剧增加。”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