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别人的云淡风轻

作者:青松
每个人的路不同,别人身上的云淡风轻,定也有背后的因果。(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438
【字号】    
   标签: tags: , ,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大概都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对比。将自己与别人比,有时候会发现,同一件事在自己身上可谓艰难困苦,在别人身上却是举重若轻。

前段时间,同事向我咨询一件工作上的事,我碰巧处理过。当时吃了很多苦,踩过很多坑,积累很多教训,耗时好几个月才最终做成。所以,我耐心细细地跟同事讲,将会遇到什么困难,会付出什么代价,需要怎样应对等等。

结果,同事人脉资源丰富,没怎么折腾,只用一个月就做好了。我当时面对的困难,他几乎没遇到,所以不需要付出太多,轻轻松松就实现目标。收到同事的消息,我一时不敢相信,那么难的事怎么会那么容易做好呢。

这样完全不同的际遇,的确让心里翻腾好一阵。我忍不住质疑自己当初是否决断有误?那些困扰我许久的困难到底是客观存在,还是有人在背后计谋搅局?那些曾经吃过的苦、付出的心血与代价是否都可以避免的?

纠结了好久,我忽然觉得自己可笑。世界一直在变,方方面面的条件也在变。在不同时间做同样的事,所经历的过程与最终结局可能都会有差异。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再过多搅扰实在没必要。

生活中多吃些苦,看似吃亏。但换个角度来看,每个人的一生无论怎样复杂纷乱,其实都有因缘牵扯。所吃的苦并非无缘无故,或许是我们在还债,或许是上天对我们的磨炼与考验。吃过那些苦,我们的心智与从前比会有所不同。所以,看似失去,其实是一种收获。

总之,每个人的路不同,别人身上的云淡风轻,定也有背后的因果。唾手可得的东西,可能原本就属于他们。因此,踏实走好自己的路就够了,好的坏的,只要发生了,便是我们该面对的。当我们坦然走过,或许在别人看来,我们同样是云淡风轻吧……@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图为唐 韩干《牧马图》。(公有领域)
    “唐朝画马谁第一?韩干妙出曹将军。”在韩干之前的画马名家都被他比下去了。名画古籍赞赏韩干画马“独步古今”、“自成一家之妙”,韩干是怎样做到的呢?看韩干的两幅名画《牧马图》、《夜照白图》和两个小故事。
  • 路易十三亲政后,他母亲玛丽却依然恋栈权力!法国宫廷里王党和后党之争成为限制法国前进的巨大阻力! 法兰西历史上最伟大的铁血宰相黎塞留成功调解了这对母子间的矛盾,成功跻身权力中枢。并成为执掌首相大权长达18年的一代名相!
  • 一些人在轮回转生后,或因未喝孟婆汤,或因某种特殊机缘,可以知晓自己的前世,不过,能够知晓一两世的人较多,而能知晓九世人生的并不多见。且说晚清太守章价人的儿子章华,不仅风采过人,而且德才兼备,年纪轻轻就已出名。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98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他曾得了奇怪的病症,并在恍惚间看见了过往的九世人生。
  • 兴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5年,是三国时期一个颇不寻常的年份。这一年,十四岁的汉帝刘协,与群臣流亡在外,饱尝辛酸;四十岁的兖州牧曹操,于定陶大败吕布,打下第一个领地;三十四岁的徐州牧刘备,蛰居领地,静待时机。风云变幻之际,三国之一的东吴政权,尚处于风雨飘摇的草创阶段。
  • 中华文化中的养生之道重在平日身心的调养,胜于生病时吃药。介绍给你古人的“七养”、“四休”、“四印”等等养生之道。古人诗云:“北宅南庄不足夸,好儿好女眼前花。一朝身没一丘土,又属张三李四家。”你怎么看呢?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扫送别诗中的悲怆之气和悲苦之态,使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跃然纸上……
  • 战争中的的神迹,一人俘虏132人怎么做到的?为神服务与向国家效忠,在战场上如何两全?悬崖上的军医,硝烟中如何一人救下75名伤员?
  • 宋诗讲究“理趣”,像“柳暗花明又一村”,“远近高低各不同”,“淡妆浓抹总相宜”,“为有源头活水来”等等名句,塑造意境之中凸显出哲理,推衍意象之内暗含着义趣,大宋文化风貌,意韵煌煌灿烂。
  • 退休后,朋友矢志办读经班。在传统节日、节气中,精选古诗词、文选等文化教材,自印成简易书册,同时要孩子自己作封面,设计封面图,让孩子读起来更有成就感。上课期间,除了老师讲解外,还要孩子们在教材里找出重点,互问互答,脑力激荡之余,更增添孩子们情感的密度。
  • 人生,最宝贵的不是想得而得不到,要留却已失去的东西;而是珍惜拥有、立足当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