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佳音、马尚恩洛杉矶报导)成才的道路千条万条,但能够把子女都培养为博士的家长却少之又少。在南加州,华人律师方孝伟的一双儿女都拥有法学博士学位,在社区传为佳话。

方孝伟的儿子高中毕业申请大学时,被多所名校、包括西点军校同时录取;女儿从初中直读大学,21岁即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拥有三个州的律师执照。
方孝伟在专访中告诉记者,他并不认为孩子要多么聪明才能取得成功,他指出,家长因材施教、进行阶段性规划,加上优秀品格的培养,在子女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设立阶段性小目标
方孝伟女儿的成功之路十分清晰:她先就读一家优秀的私立学校,初中毕业后没有读高中,直接攻读大学课程;18岁本科毕业后,进入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21岁即博士毕业并获得宾州律师资格,之后又在纽约州和加州取得律师执照。
方孝伟指出,很多华人的孩子其实都很努力,但由于家长从一开始缺少计划,很难积累成果,“我们帮孩子把目标订出来后,他/她就知道往哪个方向走”。
“我们希望协助孩子把目标定清楚,让他们对每一阶段目标都非常了解、知道该怎么走。”方孝伟说,“你的经验可不可以积累?如果不能积累,那个经验是没用的;如果可以积累,那你的根基跟实力就会一直增强。”
他建议父母仔细观察孩子的天分和喜好,“有些孩子对数字特别有概念,可以往会计、统计这个方向走。目标不必太狭窄,但应该有一个大方向,在此范围内再加调整,也就是因材施教”。
“有了大目标后,你还要有初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或终身目标。”方孝伟建议家长掌握制定目标的节奏,最终的目标可能看起来很难,但如能分解为阶段性的小目标,孩子就会觉得并非难事。
坚忍的品格至关重要
方孝伟介绍说,他儿子从三岁半学打网球,六岁开始参赛,到十一二岁时已晋级全国性比赛;长期艰苦训练让他取得了卓越成绩,一度名列加州前三名、美国前四名。那些被择优录取进入西点军校的学生,网球排名一般是两颗星或三颗星,但他儿子的排名超过五颗星。
那时,他们夫妇和儿子自己规划的愿景都是成为职业运动员。为此,儿子在择校时放弃了常春藤大学。
“他进藤校太容易了。为什么没去?因为进学术很好的学校,(网球)职业生涯机会是零。”方孝伟说,最后的选择是孩子自己做出的,他的同学当中,大约一半人走上了职业网球运动员的道路。
虽然最终儿子成为律师,但扎实的网球训练不仅让他在大学录取中脱颖而出,还培养了他坚毅不拔的品格。
一次参加全美青少年最大网球比赛,儿子突然腿部抽筋,但他忍痛坚持到最后一刻,终于打赢对手,结束比赛的瞬间整个人躺在了球场上。作为父亲的方孝伟,不禁为儿子的拼搏精神感动流泪。
方孝伟说,西方人没有“投降”的概念;面对挑战拼尽力气,才能赢得他人尊敬,“这就是我们让他接受体育训练的目的——不轻言放弃”。
他同时指出,华人家长在孩子成长中最常犯两种错误:一是“太忙”,参与太少;另一种则是管得太多,这等于是让孩子自己不做决定。过犹不及,这两种态度都不利于孩子成长。
方孝伟表示,家长在子女成长过程中要多用心。比如孩子放学回来,要和他们聊天、了解学校当天发生的事。这不仅能训练孩子思考、表达的能力,帮助孩子了解自己,还能拉近亲子关系。尤其是青春期,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注,以及时获得所需的支持与帮助。
责任编辑: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