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燕编译报导)有消息称,2023年飞越美国本土的中共间谍气球搭载了大量美国产技术,这些技术可能被中共用来监视美国人,引发关注和警惕。
周一(2月10日),《新闻周刊》(The Newsweek)引述两名直接了解美国军方技术分析的知情人士的话说,中共间谍气球上安装了卫星通信模块、传感器等设备,至少涉及五家美国公司的产品。
这一发现突显了美国在限制具有军事用途的技术出口方面的漏洞,也引发了如何限制敌对国家获得美国军民两用技术的关注与思考。
2023年1月,一只巨大的白色高空气球从阿拉斯加进入美国领空,随后飘过加拿大和美国中西部,迅速引发公众关注。最终,美军于2月4日派遣F-22战机在南卡罗来纳州沿海将其击落。
该气球约200米高,并悬挂着一个深色框架,宽约9米。框架上携带的技术载荷约10英尺(约3米)长,其中包括先进的监视设备。据《新闻周刊》消息人士透露,其中部分设备被存放在一个廉价的泡沫冷藏箱内。该泡沫冷藏箱类似于加油站出售的那种,防水轻便,可用于存放存储数据的硬盘,包括图像。
北京称,这是一只因强风偏离航线的气象气球,并指责美国反应过度。

气球上的技术设备可执行侦察任务
《新闻周刊》消息人士表示,该气球搭载的技术能够执行侦察任务、拍摄照片并收集其它情报数据。由于相关报告是机密文件,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他们还指出,气球可能携带可投放的滑翔器,用于收集更详细的数据,因为气球上有空置的存储舱。中国科学家此前已研发了用于这类气球的滑翔器,《新闻周刊》审查的航空航天研究论文也支持这一点。
《新闻周刊》未能直接查阅该分析报告。
报导说,对从气球残骸以及另外两只可疑气球收集到的零部件分析,由位于俄亥俄州的国家空天情报中心(NASIC)完成,该机构的外军装备剖析小组负责分析外国技术设备。
气球使用美国产卫星通信系统
消息人士指出,气球上发现的卫星技术与中共最高科学机构“中国科学院”(CAS)下属的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在2022年获得的一项专利相匹配。该专利名为“高空气球安全控制和定位回收装置及方法”。中科院与中共军方及国防工业基地有联系。
该专利包括一个名为“铱星9602”(Iridium 9602)的短脉冲群信息模块,该模块由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麦克莱恩的全球卫星通信供应商铱星公司(Iridium)生产。模块尺寸小巧,只有巴掌大小。该设备可在美国多个在线平台购买,价格不到150美元。
铱星公司表示,他们无法追踪最终用户信息。此外,其产品也在二手市场上交易。该公司承认他们在中国有合作伙伴,但拒绝透露具体信息,理由是商业竞争。
但它也补充说,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或其空天信息研究院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任何关系。
铱星公司公共事务执行董事乔丹‧哈西姆(Jordan Hassim)表示:“我们当然不支持我们的无线电设备或模块被用于不当用途。”
铱星公司透露,“铱星9602”卫星通信模块无需许可证就可以出口至中国,除非其用途或最终用户受到限制。然而,最终用途由合作伙伴自行确认。如果发现产品被滥用,铱星公司表示会立即配合政府,并与合作伙伴合作,禁用相关设备。
该公司的最大客户是美国国防部。公司总部距离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总部不到五英里。
分析发现,中共间谍气球还使用了以下美国公司的技术: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康涅狄格州的欧米茄工程(Omega Engineering)公司,Amphenol All Sensors公司和安森美(onsemi)公司。
此外,气球中也发现了瑞士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的技术。《新闻周刊》向这些公司寻求评论,其中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表示不知情,但强调公司遵守出口管制法规。其它公司未作回应。
专家:中共不断偷盗技术 需堵上出口管制漏洞
2023年穿越美国的间谍气球并非唯一的此类事件。中国的邻国已报告了越来越多的类似事件。
弗吉尼亚州咨询公司Pamir Consulting的首席情报官詹姆斯‧穆尔维农(James Mulvenon)指出,中共从1998年就开始军事现代化革命。
他认为,美国的出口管制系统存在严重漏洞,未能有效限制北京获取美国的敏感技术。
穆尔维农告诉《新闻周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继续努力,因为我们知道,中方非常擅长窃取技术,也擅长逆向工程,但他们无法理解这些技术背后的核心创新,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偷。”◇
责任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