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2月CPI创九个月新低 通缩压力加剧

人气 1685

【大纪元2025年01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夏雨综合报导)2024年12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创九个月以来新低,加剧了人们对通缩压力将继续制约中国经济的担忧。

周四(1月9日),北京官方数据显示,受持续疲软的内需拖累,2024年中国消费者价格几乎没有上涨,而出厂价格连续第二年下跌。

尽管北京加大刺激力度,但就业不稳定、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川普(特朗普)关税等因素,对需求造成冲击。

需求疲软 中国2024年CPI停滞不前

中共国家统计局周四发布数据显示,全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0.2%,与2023年同期持平,远低于2024年3%左右的官方目标。

2024年12月,CPI同比上涨0.1%,低于11月0.2%的涨幅,为2024年4月以来最低涨幅。与路透社通过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所做的预测一致。

按月计算,CPI保持稳定,与11月下降0.6%持平。

食品价格下跌是CPI指数的主要拖累因素。核心通胀率(不包括波动较大的食品和燃料价格)2024年12月从11月的0.3%上升至0.4%。

上游方面,2024年12月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3%,低于11月的2.5%和预期的2.4%。出厂价格已连续27个月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这些数据发布之际,价格压力席卷全球债券市场。对中国通缩螺旋的担忧,导致该国基准收益率在最近几周跌至新低。

“通缩压力持续存在”

经济学家一直担心,COVID-19疫情后的中国经济,在房地产萧条、居民消费不振、投资每况愈下的大背景下,可能陷入价格下跌和需求疲软的恶性循环。

中国电动汽车价格战已经进入第三年,而折扣活动正在扩大到整个零售业,包括奶茶店和其它非必需品。谨慎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地选择租用相机和手提包等物品,而不是购买。

保银资本(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通缩压力持续存在。”

“房地产行业的低迷尚未结束,继续影响消费者信心。”他说,“通胀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北京方面于2024年9月开始宣布一系列刺激措施以扭转经济下滑,但效果却迟迟未见。11月份零售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关键经济指标均低于预期,而12月份制造业活动扩张放缓。川普将在不到两周内重返白宫,他多次承诺提高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中国经济可能很快面临更多阻力。

《华尔街日报》2024年12月报导,野村综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Richard Koo)说,“很多问题都是中国(中共)政府自己造成的。”与许多经济学家一样,辜朝明相信中国要像他所说的那样“与时间赛跑”,赶在经济陷入长期低迷之前解决日益严峻的增长问题。

责任编辑:叶紫微#

相关新闻
消费低迷 苹果罕见调降多款iPhone中国售价
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四大风险 民众忧虑
【新闻大家谈】多国开启零关税谈判 中共掀桌子
【新唐人快报】马斯克吁“零关税” 欧盟速跟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