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生回首求学台湾经历:人生飞跃的起点

人气 539

【大纪元2025年01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丹纽约报导)在1月5日举办的“美东侨生联谊会”捐赠侨生奖助学金的仪式上,如今事业有成的该会会长张子杰、副会长陈伟相、前会长刘大明,讲述自己当年从东南亚、香港到台湾求学的经历,感恩侨委会的侨生计划让他们在台湾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和良好的基础教育,表示侨生经历是他们人生飞跃的起点。

中华民国侨生计划从1950年代实施起迄今,已七十多年,旨在鼓励海外华侨子弟回台湾就学,培养人才。例如台湾首富林百里就是出生于上海、成长于香港,当年以侨生身份进入台湾大学电机系求学的侨生。

现任美东联谊会会长张子杰是出生于越南的侨生,是美国波音公司总工程师。

他1959年在越南出生,父亲是中华民国驻越南的外交官,越南一度因内战战火不断,他3岁随家人到了香港,1971年12岁时从香港来到台湾求学,高中就读台湾师范大学附中。1984年来到美国,后拿到电脑和电机两个博士学位,在大学教书半年后,进入AT&T贝尔实验室,再后来进入波音公司工作,任至总工程师。

越南出生、香港长大的侨生张子杰,是波音公司的总工程师。(林丹/大纪元)

当时的师大附中是男校,张子杰表示非常感恩台湾求学的经历,“我所学到最多东西就是在高中的时候,那里人才非常多,每个人都很优秀。所以我们现在也要回馈,资助当年像我们一样的清贫侨生。”

副会长、缅甸出生的陈伟相在1967年不到7岁去台湾读书,那时一句中文都不会,上课听不懂,经常在学校哭鼻子。但他不服输,对考试特别认真对待,到了初中已经跃升到全班排第一、第二名了,高中考上了全台排第一的台北市立建国中学。

当年的侨生陈伟相事业有成,他说:“缅甸给了我生命,台湾给了我基础,美国给了我机会。”(林丹/大纪元)

1983年陈伟相移民来到美国,在珠宝公司从质检做起,由于他把关严格,退货少,深得犹太人老板钟爱,任至总经理,员工发展到有180人,日均营业额有300万美元。随着珠宝进货渠道转移到大陆后,他转行开杂货店、经营超市,把企业打理得风生水起,近年为了有更多时间留给家人及有更好的退休福利,他进入大都会运输署(MTA),从事朝九晚五的工作。

陈伟相特别感恩在台湾的这段侨生经历,给他打下了功底扎实的人生基础。他总结说:“缅甸给了我生命,台湾给了我基础,美国给了我机会。如果不是去了台湾读书,可能我今天什么都不是。”

他说,他从不会中文到学会了中文,而且六七十年代的台湾教育非常严格,特别是在排名NO.1的建国中学求学,给了他春风得意的青少年时光。“那时背着书包走路都有风,穿着那件校服夹克都有风,坐公交车背着书包都有风,因为书包上印着建国中学的名字。”

前会长刘大明是来自缅甸的侨生,她在缅甸时的成绩名列前茅,以优异的成绩申请到台湾知名女校“台北第一女子高级中学”。但她在仰光时多讲缅甸话,初到台湾她国语发音不准被人笑话,北一女中的同学整天埋头苦读,交流比较少,加上生活比较清贫,她甚至曾经以泪洗脸,“但是侨委会非常照顾我们,学费都是中华民国政府支付”。

前会长刘大明(右)是来自缅甸的侨生。侨教中心主任陈永丰(左)说,侨委会“三加四技职计划”很受东南亚侨生欢迎。(林丹/大纪元)

当时的侨务委员长叫毛松年,非常重视为侨生提供入学便利。她的同学当中有寮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侨生。1974年她考上了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系,学习压力轻了,她的个性和才华得到更大的舒展,整个人开朗起来。她在1980年移民来到美国。

刘大明表示,侨委会的侨生计划让她改变了命运,“侨生计划让侨生脱离了祖籍地的战乱,在台湾这片中华文化的土壤上学到流利中文,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们人生飞跃的起点。”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羊头湾州众议员迈克看神韵:没有共产党的中国更美好
市府告九间电子烟分销商 控诱害青少年
高院拒审纽约枪支法挑战案 维持敏感地点禁枪规定
绿卡返美入境审查加强 律师提醒注意事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