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30日讯】随着三年疫情封控、房地产危机蔓延以及近年来的产能过剩,中国经济持续恶化,青年就业越来越难,留学成为一些大学生的出路选择,也成为他们“润”出中国的捷径。
据自由亚洲电台1月29日报导,小尹即将大学毕业,她此前曾向学历和背景都不错的学姐打听过就业情况,发现只凭大学学历想找到好的工作并不容易。
她说,“现在中国的经济非常不好,同学们普遍也比较悲观。如果只是想活下来,做时间很长但钱很少的工作还是能找到,但可能要活得比较辛苦。作为本科生,是不太想现在便出来工作,会想继续读研究所。”
但她也表示,“选择读硕士并不是我未来想做学术,是因为学历贬值太严重,我们需要这份学历作为敲门砖。”
在中国,三年新冠( 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期间,中共实施了极端封控措施,解封之后许多中国人“润”出中国。
她说,她很多朋友也是以移民为目标的。“我们读大学这四年,有两年都是受到疫情影响,一次又一次的封控和动态清零,这种让人很疲备和很限制的生活状态,开始让我们反思,发现其实让我们很痛苦的点,并不是我们自己心理上调理不好,而是外界给我们的施压所造成的。就是疫情让大家慢慢意识到我们的不开心并不是我们自己不好,是整个体制对我们不好,所以我们想要移民和离开。”
她表示,疫情的三年,把他们这一代从洗脑的“爱国教育”当中叫醒。“疫情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导火索,大家的政治意识开始觉醒啦,意识到自己一直是被控制和很不自由的。觉醒后发现‘爱国’是强制灌输给你的意识形态,是为了更好地掌权和更好地控制我们。到白纸运动是这种情绪一直累积和积压再爆发,当时尤其是上海封控最严重的时候,平时我觉得是很乖的同学,也在朋友圈发他的抗议,而且不只一个,这是让我比较惊讶的。”
小尹表示,被封控前与朋友在公园野餐的喜悦以及解封后能外出看第一场初雪的感动,让她意识到自己对自由的渴望,现在只想暂时离开身处的地方,所以计划到与中国比较接近的香港升学。但跟家人出国旅行期间,她才得知香港因《国安法》的实施,已与以前很不同,让她非常震惊。但她没有想改变去香港的计划,因为她相信到香港再差也比在中国大陆自由。
“我也是想亲眼去香港看一下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想支持一下还在坚持的港人。”她说。
Tom比小尹年长几岁,在疫情前就已出国,没有经历过封控,但他早就知道中国就像一个大的监狱。
他说:“我出国不是因为经济的问题,如果我留在国内,我被分配到国企或进到银行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我绝对不会回去。中国绝对是一个大监狱,可能有一个光鲜亮丽的外壳和高楼大厦,但是监狱的本质没有改变。在中国的环境大家的三观都很不一样,每天都被那些错误的资讯包围,你就会很郁闷。我百分之两百知道这种环境不适合我,我从初中开始每天都在想怎样出去,到高中就规划怎样游说父母让我出国读书。成功离开中国这件事当作是我出狱的开始。我不管国外的生活怎样,有多吃苦,但我能真正自由了。”
对于小尹选择去香港,Tom认为,香港打压“反送中运动”后,已与中国其它城市没有大分别了。
他担忧地表示:“现在香港大量人口外流,港府想要国内一线城市读书好的人去洗人口,让他们灌进去变成‘新香港人’。我认识很多去香港的同学,他们有的共同特点就是非常卷和非常爱中共,这种人去到香港绝对会毒化这个社会,会把香港搞成什么样,我真的很难想像。”
Tom承认,在国外生活几年,发现外国的月亮不是特别亮,社会也存在很多问题,但相对在中国要活在被监控的环境里,他觉得在国外生活比较开心。
他说,刚出国时就特意找机会去了趟台湾旅游,看到台湾是个有选举、有民主和自由的地方,让他很羡慕。“国内哪有这种事情,我连我选区的人大代表是谁都不知道。以前我在中国,这个地方未来如何发展其实跟我没关,都是共产党在规划。我跟台湾人的区别就在这里。”
Tom表示,有选票才真的是有家和国,期望新一年尽快取得永居,投下人生的第一张选票。
责任编辑: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