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29日讯】(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Antonio Graceffo撰文/信宇编译)在中共政权大力干预货币的情况下,台币因其稳定性、较低的波动性以及对套利交易(carry trades)的吸引力,正迅速超越人民币,成为亚洲最主要的融资货币。
台币正迅速崛起为亚洲主要的套息交易货币,正在超过人民币,背后的原因是其稳定性增强,利率和货币波动风险降低。在套利交易中,投资者以低利率借入一种货币,为投资其它地方的高收益资产提供资金,分析师认为,台币优越的流动性和较低的借贷成本使其成为首选。根据夏普比率(Sharpe ratio),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台币的风险调整回报率在亚洲货币中排名第二,这反映出台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从人民币转向台币反映了市场对中共货币信心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国家干预增加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预计在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特朗普)第二个任期执政期间,这些因素将进一步恶化。相比之下,台湾稳定的治理、强劲的经济表现以及与全球市场的融合增强了台币作为投资和融资货币的吸引力。
推动台币受青睐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两种央行货币政策的鲜明对比。人民币深受中共政权政治和经济战略的影响,而台币则与之不同,中央银行对其不干预不包揽,允许其价值由公开市场力量决定。在这个政策的支持下,台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和资本流动——尤其是来自人工智能驱动的股市投资——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借贷环境。中央银行的最小干预确保了利率和币值的低波动性,进一步增强了台币的吸引力。
相比之下,作为中共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PBOC)则频繁干预和支持人民币。它人为地设定高汇率,限制资金流动,并在海外市场发行以人民币为基础的金融产品。这些措施旨在防止人民币贬值过多,尤其是在全球局势紧张或贸易争端期间,比如在川普再次担任总统期间就很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然而,这种由中国人民银行严格控制币值和借贷条件的制度往往会造成货币不稳定。它可能导致借贷成本突然飙升,使财务规划变得更加困难,并增加投资者的风险。
例如,1月15日,由于中国新年前的现金短缺,中国各大银行的隔夜拆借成本飙升至16%。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向系统注入了9,595亿元人民币(约合1,325亿美元),但其整体谨慎的态度导致流通的资金远低于需求,从而将短期借款利率推高至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类事件使人民币成为近几个月来亚洲波动最大的货币之一。
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停止购买国债,在金融市场上引起了巨大波澜。央行购买债券通常是为了注入流动性并保持借贷成本稳定,然而停止购买债券会减少需求,推动债券价格下跌和收益率(利率)上升。10年期债券收益率仅为1.6%,远低于较高的短期借贷成本,因此债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下降。流动性的减少提高了借贷利率,使借贷变得更加昂贵,为银行、企业和地方政府获得负担得起的信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这些事件反映了中共的干预性货币政策往往适得其反,削弱了投资者对政府债券的信心。相比之下,台币的市场驱动系统具有稳定性,使其成为依赖低波动性和稳定借贷条件的套利交易的首选。在其它亚洲货币面临利率上升或波动性增大等挑战的情况下,台币作为可靠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融资货币脱颖而出,反映了台湾的经济韧性和健全的金融体系。
这个转变凸显了亚洲地区金融更为广泛的变化。随着人民币的主导地位在中共的干预政策和不断变化的全球贸易动态下逐渐减弱,台币的地位将日益突出。美中紧张局势加剧和脱钩努力进一步加速了这个趋势,因为与人民币相比,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台币越来越受到全球投资者的青睐。
作者简介:
安东尼奥‧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是经济学教授和中国经济分析师,在亚洲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本科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目前在美国军事大学(American Military University)研究国防议题。他为多家国际媒体撰稿分析亚洲经济形势,他还撰写了一系列涉及中国经济议题的著作,包括《一带一路之外:中国的全球经济扩张》(Beyond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Expansion, 2019)和《中国经济简明教程》(A Short Course on the Chinese Economy, 2018)等。
原文:Currency Shift in Asia: Taiwan Dollar Poised to Dethrone the Yuan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