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29日讯】一段时间以来,波罗的海、挪威沿岸以及台湾周边的海底电缆时不时地遭到损坏。人们开始将涉嫌故意切断全球各地重要海底通讯电缆的“灰色地带行动”视为带有针对性的攻击行为。这显示,中共所谓“灰色地带行动”已经开始向更广泛领域、更多种方式和更接近实战冲突的危险方向发展。
令人担心的是,在这些事故发生之际,都有中共和俄罗斯船只在这些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来回穿梭,这使他们成为主要嫌疑人,并引发了人们对这些事件是否是故意破坏的质疑。尽管中共方面一直声称这些事件是意外造成,但是有证据显示,中共正在开发专门用于破坏海底电缆的技术。
1月初,距离中国海岸仅10海里的台湾马祖列岛与外界连接的两条光缆被切断。2023年2月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当时两艘中国商船切断了从这些岛屿通往台湾其它地区的两条电缆。此次台湾基隆港外的海底电缆再次被切断,引发了人们对中共试图破坏台湾电信的担忧。台湾主要电信业者之一中华电信,在1月3日中午12时40分通知台湾海巡署,光缆已被切断。由于启用备用系统,光缆被切断后,服务并未受到影响。
这次破坏事件非常可疑,悬挂喀麦隆国旗的中国货船“顺鑫39号”涉嫌以不寻常的十字交叉方式拖锚,似乎是专门为了剪断缆线。“顺鑫39号”由香港揭阳贸易有限公司所有,该公司董事郭文杰是中国大陆广东人,船上有7名中国籍船员。这艘船装有两套自动识别系统(AIS)。通常一艘船配备两套身份识别设备的情况并不常见。事故发生后,标示该船为“顺鑫39号”的自动识别系统设备被关闭。而另一套保持工作状态的身份识别系统显示,其真实身份是悬挂坦桑尼亚国旗的“兴顺39号”。“顺鑫号”与“兴顺号”发音对称的命名方式似乎暗示了这艘船有非常可疑的双重身份。
在对海事违法行为的监管中,往往更关注那些身份不明或关闭应答器的船只,这些船只有可能涉及从事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活动,参与此类活动的船只也可能涉嫌其它形式的违法行为,如人口贩卖或非法转运等。
台湾媒体调查显示,该船以“顺鑫39号”名义已在台湾领海连续出现三个多月,包括在海底电缆被切断前后,该船时常关闭AIS系统。
自从电缆被切断以来,台湾政府以及民防组织一直将此事件称为中共灰色地带行动的一部分。然而,这并非海底电缆受损这么简单,台湾方面担心中共有可能以切断海底电缆、破坏通讯的方式协助发起对台攻击。
无独有偶,一条横跨波罗的海连接芬兰和德国的海底电信电缆也被切断。2024年11月18日,芬兰西尼亚电信服务公司(Cinia)表示,C-Lion1海底电缆被检测到出现“故障”,并已终止提供服务。Cinia执行长阿里‧克纳皮拉(Ari-Jussi Knaapila)表示,这是电缆第一次出现故障。他认为,电缆不会在没有外部撞击的情况下自己断裂,也排除了地震造成这种破坏的可能。
长达728英里的C-Lion1海底电缆于2016年开始建设,铺设在芬兰南部的汉科、赫尔辛基以及德国北部的罗斯托克,将中欧电信网路连接到芬兰和其它北欧国家。电缆断裂地点位于厄兰岛东南海域瑞典专属经济区内繁忙航运区之外。
芬兰和德国在联合声明中表示,“此类事件立即引起了对蓄意破坏的怀疑,这充分说明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动荡。我们正在进行彻底的调查。”“欧洲安全不仅受到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的威胁,还受到恶意行为者发动混合战争的威胁。保护我们共享的关键基础设施,对我们的安全和社会的复原力至关重要。”
此前,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前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Nikolai Patrushev)指责美国和英国试图破坏水下网线,“以促进其经济利益”。他声称,美国和英国是2022年9月袭击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幕后黑手。
英国王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安全计划研究员卡佳‧贝戈(Katja Bego)在社交媒体平台Bluesky上表示,在波罗的海这样的繁忙航运区,电缆故障并不罕见。其中绝大多数故障都是意外造成的。她在谈到帕特鲁舍夫的言论时表示,“这是克里姆林宫惯用的伎俩,我们将其解读为一种警告,即俄罗斯计划自己要做这种事。”
同时,有报导称,俄罗斯间谍船“扬塔尔号”穿越了设有海底管道和电缆的爱尔兰经济水域,并在北约船只监视下离开了这片水域。
如果说俄罗斯船只只是被怀疑实施了破坏活动,那么中共的船只就显得更加明目张胆了。2020年,浙江省丽水学院的工程团队研发出一种“拖曳式海底电缆切割装置”,其简要中写道,“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地海底电缆和通讯电缆增多,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需要切断这些电缆。”这里提到的所谓“紧急情况”是否可以理解为潜在的敌对行动呢?
这个小组在专利申请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需要这种装置的原因是中国境外存在需要销毁的非法电缆。专利申请称,通过“切割锚”上的铜残留物可以判断切割是否成功,因为铜是海底电缆的首选导体材料。
这项专利申请因不明原因并未通过。但有一位因情况敏感而不愿透露姓名的挪威海底电缆专家表示,这项申请中提到的必须拆除的所谓非法电缆的说辞是荒谬的,因为这种方法是随机的,也可能导致有用电缆的损坏。这意味着,使用这些拆除设备的理由很可能是商业活动以外的其它目的。
挪威专家表示,此类事件并不新鲜,几十年来俄罗斯船只一直被怀疑使用经过改装的锚破坏水下基础设施。包括“兴顺39号”、“新新北极熊号”和“伊鹏3号”在内的多艘中国船只都曾在发生海底电缆破坏事件的时间、地点出现。中共政府表示,2023年“新新北极熊号”对波罗的海电缆的损坏是船锚造成的一场意外事故。
宾州大学克莱曼能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本杰明‧施密特(Benjamin L. Schmitt)表示,“中国(中共)当然有技术能力和动机采取这种混合威胁行动,即突然使用一艘名义上的商用船只对台湾周边的海底基础设施进行破坏。”他说,“毕竟这是我们在欧洲海域不断看到的一种趋势。”
施密特说,中国工程师为进行此类海底电缆切割作业申请了多项技术专利,这一事实只能进一步让人怀疑,北京不仅有动机,而且还在积极开发完成此类海底战争的技术方案,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
施密特表示,“中国(中共)已经研发出‘远洋拖曳式切割装置’和‘拖曳式海底电缆切割装置及其切割方法’等机械系统。这表明北京在其武器库中拥有多种技术选择,用于显示对全球海底能源和电信基础设施的战争威胁。”“至关重要的是,全球民主国家必须做出有力回应,以阻止俄罗斯和中国(中共)未来试图破坏西方关键海底基础设施,这些行为旨在破坏民主的韧性。”他建议北约建立咨询机制,加强海上和卫星监控。他认为,不采取行动只会鼓励莫斯科和北京继续在世界各地从事这些破坏行动,损害全球安全。
康奈尔大学西布利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系统工程项目助理教授格雷戈里‧法尔科(Gregory Falco)说,这是一个紧迫的问题。这是中共多年来不断完善的军民两用技术的完美例证。法尔科表示,该技术具有商业有效性,因为它可以在潜水员或遥控水下航行器无法使用的情况下,用来拆除旧电缆。但显然它将被用于其它目的。
日本民间智库“国家基本研究所”1月24日公布了对近期波罗的海及台湾周边海域连续发生海底通讯电缆断裂事件的分析结果。他们表示,此举或是为了评估对方国家的应对能力及其影响,并呼吁日本政府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
前日本陆上部队司令官角田和明表示,自卫队会在紧急情况下出动。但欧洲海底电缆被切断的情况属于灰色地带,不属于紧急情况。他呼吁应采取更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加强海底电缆的安全保卫。
中共和俄罗斯破坏海底电缆的行动已经产生了实际影响,专家们开始怀疑,这种在灰色地带掩护下的实际破坏活动可能正在逐渐演变成实战。这些在民用身份掩盖下的特种船只,装备了专用的“武器系统”,专门用于破坏敏感的关键民用或军用通讯设施。这些行动无异于战争状态下的武装攻击,中共正在将“灰色地带行动”变成危险的“红色”。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