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李言综合报导)近日,中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人工智能(AI,又译人工智慧)模型R1,以其标榜的低成本引发股市震动。路透社分析,这一现象未能改变中共在高端技术领域的根本困境——美国对高端芯片的出口禁令仍是主要障碍。
低成本模型引发市场震荡
DeepSeek声称,其R1模型以20到50倍的成本优势,成为OpenAI和Meta产品的低价替代方案。这一消息引发全球市场强烈反应,导致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股价周一暴跌17%,市值蒸发5,930亿美元,创下单日最大市值损失纪录,并拖累美国科技股全面下滑。然而,周二(1月28日),市场情绪有所缓和,科技股开始反弹。英伟达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上涨约5%,甲骨文(Oracle)和美满科技(Marvell Technology)等芯片相关公司也出现回升。
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导,市场对DeepSeek标榜的低成本声称普遍存有质疑。伯恩斯坦公司(Bernstein)分析师史黛西‧拉斯贡(Stacy Rasgon)表示:“DeepSeek并没有用500万美元打造出‘OpenAI’。”
TD考恩公司(TD Cowen)分析师约书亚‧布赫尔特(Joshua Buchalter)则指出:“‘DeepSeek时刻’促使投资者采取先行动、后提问的方式。”
花旗集团(Citigroup)分析师阿提夫‧马利克(Atif Malik)也对DeepSeek未使用高端GPU进行模型精调的说法提出质疑。
“成功”背后的技术瓶颈
据路透社分析,DeepSeek的成功揭示了中共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深层次瓶颈问题。自2023年美国实施芯片出口禁令以来,中共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DeepSeek的R1模型虽然标榜其低成本优势,但这更多得益于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巧妙的技术设计,而非真正突破对高端芯片的依赖。
在一次罕见的采访中,DeepSeek创办人梁文锋说,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资金,而是对先进芯片的禁令。尽管华为和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在芯片制造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些技术仍无法满足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
路透社进一步指出,DeepSeek的R1模型虽然实现了成本优势,但其使用的芯片依然依赖过时技术,无法应对更大规模和更复杂的AI应用场景。
OpenAI:计算能力是关键
OpenAI执行长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在评论DeepSeek时表示:“DeepSeek的R1模型确实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在价格方面,但我们相信更大的计算能力才是成功的关键。”他强调,OpenAI将继续专注于执行其研究计划,并认为推动计算能力的提升对未来AI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专家认为,DeepSeek的技术尚不具备像OpenAI o3这样代表未来AI趋势的推理能力,这表明其突破仍然存在明显的技术局限性。◇
责任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