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秋生综合报导)在唐纳德‧川普(特朗普)总统宣誓就职后的第一周,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就开展了全美国范围内的突袭行动。据该机构报告,仅周日(1月26日)一天就逮捕了956人。
据川普内阁边境事务总管汤姆‧霍曼(Tom Homan)称,截至上周四(1月23日),被捕人数约为1300人。
川普就任总统后的前三天逮捕的人数,约占ICE在2024财年逮捕总人数的1.1%,平均每天逮捕约310人。现在,平均每天逮捕约433人,这个数字可能会继续增长。
犯罪组织成员在芝加哥被捕
周日,霍曼和代理副司法部长访问了芝加哥,旨在加强针对非法移民的执法力度。
霍曼告诉《新闻国家》(NewsNation),多名“公共安全威胁”(public safety threats)分子被捕,其中包括性犯罪者、已定罪的谋杀犯和跨国犯罪组织特伦‧德‧阿拉瓜(Tren de Aragua,简称TDA,又译为“阿拉瓜火车”)成员。
知情人士告诉《新闻国家》,在芝加哥的逮捕驱逐行动中,有五名TDA成员被捕。
此次行动前几天有消息泄露,称执法机构将在芝加哥进行大规模驱逐行动。
芝加哥官员,包括伊利诺伊州州长J‧B‧普利兹克(JB Pritzker)等州官员在内,都誓言要保护非法移民社区免受大规模驱逐。
芝加哥市长布兰登‧约翰逊(Brandon Johnson)在X上写道,“我们收到了ICE今天在芝加哥执法活动的报告。请注意:芝加哥警方没有参与其中。”
近50人在丹佛被捕
在丹佛,ICE在一次夜间突袭中拘捕了近50人,包括TDA成员。缉毒署(DEA)落基山分部在X上发布帖子称,这些人当时正在一个“临时夜总会”里。
ICE表示,在49名被捕者中,至少有41人是非法入境。
缉毒署、国土安全部(DHS)、烟酒精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Bureau of Alcohol, Tobacco, Firearms and Explosives,简称ATF)、ICE,以及当地执法部门在突击检查中查获了毒品、武器和现金。
缉毒署官员表示,此次突击检查与缉毒署在拜登政府时期进行的毒品贩运调查有关,该调查始于唐纳德‧川普总统就职前几个月。
奥斯汀举行抗议活动
周日,ICE在奥斯汀进行了一系列突袭。
缉毒署休斯顿分部发言人莎莉‧斯帕克斯(Sally Sparks)在电话中表示,“突袭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
休斯顿缉毒局在X帖子中证实,缉毒署正在与司法部、国土安全部和其它联邦执法部门合作开展这些工作。
当天下午,抗议者聚集在德克萨斯州议会大厦,抗议这次突袭行动,抗议者表示,“同意驱逐罪犯,但这次大规模驱逐并非如此,这只是种族定性(profiling),如果你不是白人,你就没有安全感。对此不能接受。”
市长:我们的城市热情好客
新泽西州帕特森市(Paterson)市长安德烈‧萨耶格(Andre Sayegh)告诉Nexstar的WPIX电视台,ICE特工正在该市执法。
他表示,“我们确实感到担忧。我们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城市。坦率地说,必须要有适当程序。如果他们有逮捕令,我们理解。如果没有,人们必须知道自己的权利。”
纽瓦克(Newark)市长拉斯‧巴拉卡(Ras Baraka)表示,上周四ICE特工突袭了一家海鲜店,拘留了三人,其中一人是美国退伍军人。
加州圣何塞(San Jose)市长马特‧马汉(Matt Mahan)办公室向Nexstar的KRON证实,ICE周日对圣何塞进行了突袭。
他希望ICE对“危害我们城市的暴力和严重罪犯”开展执法行动,而不是针对“那些为社区做出贡献且遵纪守法的邻居”。
洛杉矶缉毒局发布社交帖文,证实其在周日“参与了一项行动”,支持司法部、国土安全部和其它联邦执法伙伴的“移民执法工作”。
加快驱逐程序
川普总统在宣誓就职当天就推出了新的移民政策,发布了新的指令。1月21日,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本杰明‧霍夫曼(Benjamine Huffman)宣布,移民局特工将被允许在学校、教堂和医院所谓的庇护空间执法,逮捕非法移民。
霍曼在接受有线电视台CNN采访时重申,他针对的是没有合法身份、且有犯罪前科的人,不过他也提到,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人员计划进入社区寻找罪犯,对于没有犯罪记录、但非法入境者可能也会一起被捕,“所以在庇护城市会有更多的附带逮捕”。
此外,据多家媒体1月24日报导,那些通过拜登政府“假释”计划入境的移民也将被国土安全部纳入考虑驱逐范围,借此扩大快速遣返政策的适用范围。
霍夫曼1月23日发布备忘录,指示移民官员审查案件,快速遣返符合条件的移民,这一过程可能包括撤销个人的假释身份,以及终止任何未决的移民法庭案件,以加快驱逐程序。
他明确表示,移民官员应重点关注通过拜登政府假释计划入境的移民,特别是那些被认为不再符合假释身份条件的个人,根据川普政府的指示,假释身份可能被撤销、暂停或改变。
(本文参考了《国会山报》的报导)
责任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