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李伊芙综合报导)有人说,一个人一辈子要有一次独自的旅行(独旅),壮游过程能够探索世界,也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因此,“一个人在外单独吃饭”变成不可避免的经验。
在过去,很多餐厅只接受两个人以上的预订,而且出外与他人用餐,被视为是社交活动的一种。所以一个人在外吃饭,难免显得尴尬,不是找不到合适的餐厅,就是在餐厅里被注目,因为罕见就可能被贴上落寞、没有同伴的标签。
不过,这样的传统价值观,也因为当代生活型态的调整,尤其是新冠肺炎侵扰了人类生活,后疫情时代的人们经历过与他人保持一点五公尺的距离用餐,以及隔离防疫生活。现在,“独食”反而成为一种潮流。

“独食”的宝贵体验
一、一个人吃饭很自在
过去,一个人用餐难免和对面餐桌的人四目相对,显得尴尬;近年来,“独食”对某些人而言,是无法避免的情况。例如一个人出差或旅行等。所以,有一些业者闻到了商机,很多国家开始有“一个人用餐的专门店”,例如日本、韩国。
商家沿用疫情期间使用隔板的做法,人们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享用个人套餐,甚至自己煮火锅、吃烧烤,有些餐厅还用电子设备点餐、送餐服务机器人,一个人用餐几乎可以完全不与他人四目对视,免除了“自己尴尬”或“落单”的问题。
二、训练个人思考力
去餐厅吃饭,有些人是为了美食而来,有些是单纯饱餐一顿。朋友群中总是有人特别会点餐,不会触碰到“地雷食物”,但是有些人在这方面就不在行。
曾经笔者有一对夫妻朋友,丈夫出外点餐总是会和妻子吵架,因为丈夫老是“怎么点餐,怎么都让家人吃不满足”。
“点餐”看似小事,其实是大事情。“独食”会让你想要谨慎选择眼前的食物,因为没有人可以和你分食,所以点餐时无形中激发自己的思考力,考量到个人份量、口味、食欲等因素。
三、不用迁就他人
“独食”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用迁就别人的口味,比方不敢吃辣的人,在韩国一个人旅行时,就不用为了配合旅伴吃韩国道地菜色,勉强自己吃辣炒年糕。
我们生活中不乏有一些“公主或少爷”性格,或是对于吃美食特别有主见的人,如果为了配合这类群体,吃了不对味的食物,心情难免低落,一个人吃饭就避免掉这种情况发生。
四、体验食物的味道
有很多人注重餐厅的氛围与餐点的美味,认为两种不可或缺。尤其是书摘媒体所推荐的餐馆,常会是众人的朝圣地。虽然,一群人探索美食很有趣,但是美食鉴赏家却认为单独用餐是宝贵体验,对于餐厅装潢讲究者亦是一趟观光之旅。
他们可以静下心来品尝食物的味道,不被他人打扰,仔细研究菜单内的食材搭配、烹饪技巧,也可以观察餐厅整体的摆设和氛围。对他们而言,在外用餐不单是“享受美食或吃饱饭”,而是提升到“品味生活”的层次。
五、享受宁静与舒适
享受片刻宁静是现代忙碌人的奢侈愿望。在中午用餐是高峰时段,找餐厅是一件困难的事,即使事先订位,也因为高朋满座的场景,让人觉得环境拥挤。
偶而,一个人在非尖峰时刻用餐,可以享受平静、不赶时间的悠闲,也不会被伴侣催促,更不用担心餐厅换桌时间的限制。这时候带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或是边喝咖啡边写心情日记,都是沉淀心灵的绝佳时刻。
六、减少社交的压力
有一句谚语说,一种米养百种人。近期,在韩国流行MBTI人特特质测验,很多明星纷纷表示自己是“I”型人,也就是内向性格的人,不擅长社交活动,喜爱独处、在家。另一种“E”型人,则是活跃于社交活动,喜欢与他人互动。
内向的人出外用餐,如果是一个人就不会有社交压力,不需要边吃饭边思考是否需要与人交谈,又要谈哪些话题等等,自由自在地享受吃饭的光阴。然而对于外向的人来说,也有需要独处的时候,一个人用餐正符合这种状态。
七、为生活注入新鲜感
一个人吃饭可以摆脱家族、朋友习惯性的餐点,可以尝试自己未尝过的菜肴或异国料理,体验不一样的美食文化,例如印度餐、南洋面食叻沙、澳洲肉派等,可以探索自己的新味蕾。

八、留下难忘的回忆
“喀嚓!”拍照的瞬间让片刻成为永恒,一个人用餐让你有充分的时间欣赏眼前菜肴的摆盘和餐桌的配置,透过拍照你尝试取下最好的景色,除了留做纪念,还可以上传到社交媒体上,让你的朋友或是关注者感受这份喜悦。不同于团体用餐,受限于时间、地点或与人交谈,忽略了用餐的瞬间美好。◇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