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4非税收入大增25% 罚没收入增近15%

人气 2148

【大纪元2025年01月25日讯】中共财政紧张,地方当局靠罚款等增加收入成常态。官方披露,2024年全国税收下降3.4%,但非税收入年增25.4%,罚没收入增加近15%。

中共财政部昨天(1月24日)公布,2024年,中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0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1.3%。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74,972亿元,比上年下降3.4%;非税收入4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25.4%。

2024年,中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4,612亿元,比上年增加3.6%。

陆媒《第一财经》报导,2024年非税收入比上年成长25.4%。官方解释称,这主要是部分中央单位上缴专项收益和地方盘活资源资产等拉高非税收入增幅约24个百分点。其中,非税收入中的罚没收入增长14.8%,增幅逐季回落,上半年为25.2%、第3季为13.8%、第4季为负4.4%。

中国的“非税收入”由专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政府性住房基金收入等组成。

其中“罚没收入”主要是来自地方收入,且主要集中在市县级财政,收入主要集中在公安和法院等。包括公安、交通、税务、法院、市场监管等一般罚没收入,以及公安、市场等缉私罚没收入。

《第一财经》分析指出,从全国来看,2018年以来罚没收入占非税收入比重在10%左右。不同省分的罚没收入占比不同,2023年罚没收入占比最高的3个省分大概在20%左右。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成良,去年10月公开披露,2022年中共在全国罚没收入达4,283亿元,创10年新高。他认为,罚没收入异常增加,一是因为地方财政长期严重依赖土地相关收入,房市疲软又严重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另外是中西部长期需要上级提供资金来维持运转和发展,随着自上而下转移支付不足,罚没收入遂成为弥补财力的应急性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刘成良披露的还只是2022年的数据。

2023年和2024年,为了弥补税收减少,中共地方政府普遍透过加大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等方式增收。与此同时,各地发生许多“远洋捕捞”(违规跨省执法)、乱罚款等事件,非税收入中的罚没收入出现较快成长。

据英国《金融时报》去年12月28日报导,中共证券监管机构通常会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控股股东、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层管理人员被警方拘捕情况。该报通过统计相关文件发现,在2024年多达82起上市公司人员被拘捕案件中,约一半涉及来自其它地区或未指明地点的地方当局。

这些数字表明,多地执法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对相关企业的高管人员采取了更广泛的抓捕行动。

责任编辑:林琮文#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北京晋江文学城拒约谈 不愿被“远洋捕捞”
中国逾80家上市企业高管被抓 涉“远洋捕捞”
【新闻大家谈】中共7大危机“远洋捕捞”缘何起
中共“远洋捕捞”禁令或无效 高层内斗引关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