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泡沫破灭 中国消费者削减奢侈品支出

人气 2120

【大纪元2025年01月22日讯】(英文大纪元记者Panos Mourdoukoutas报导/柳嵊涛编译)据历峰集团(Richemont)近日发布的财务报告,由于整体经济疲软,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减少了奢侈品消费。

总部位于瑞士的历峰集团旗下拥有布契拉提(Buccellati)、卡地亚(Cartier)、德尔沃(Delvaux)和万宝龙(Montblanc)等知名品牌。该公司2024年最后三个月在中国的销售额下降了1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集团在全球其它地区市场的销售额强劲反弹,例如,美洲地区的销售额增长了22%,欧洲增长了19%,以及日本增长了19%。

历峰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下滑,延续了过去12个月内其它奢侈品商如路易威登和雅诗兰黛的类似下降趋势,表明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上的支出削减是一种日益加深的广泛趋势,而非短暂现象。

这一趋势反映了中国消费者支出的普遍下降。零售销售增长率从十多年前的十几个百分点下降到去年年底的低个位数。

“泡沫繁荣”的结束,使得大多数中国家庭背负债务,持有资产价格下跌,且伴随着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的就业机会减少。

十多年来,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依靠货币宽松政策和强劲的政府支出来来推动经济增长,并弥补其出口市场面临的挑战。

这些政策的问题在于,它们助长了资产泡沫,使经济经历剧烈波动:短暂的繁荣随后往往伴随着衰退。

例如,货币宽松会推高股票和房地产等高风险的家庭资产。然而,一旦国家央行将利率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便无力进一步刺激经济,这最终导致泡沫破裂。

这种情况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的日本发生过,过去十年里在中国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再比如,货币刺激帮助中国的上证综合指数在2009年至2015年间上涨了接近35%,但在那之后便进入了熊市,回到了2009年涨势开始的水平。

房地产资产增长表现较好,一度保持了一些涨幅,但也从2019年的两位数增长下降到2024年的负增长。

同样,财政刺激通常被用于一些经济效益上并不可行的建设项目,譬如通往人烟稀少区域的桥梁、没有旅客的机场和没有顾客的购物中心。这些项目确实一度带动了经济的繁荣。然而,虽然建设项目持续进行,但一旦结束,衰退便随之而来。

简而言之,中国经济过度依赖于反复的货币和财政刺激。它在高剂量的政策刺激下高速运行,但一旦政策效应消退,经济便会放缓。例如,在大规模的货币和财政支出之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在2009年和2010年达到了接近两位数,但到2024年,其增长率降至约5%。

经济增长的放缓和资产价格的下降,使得中国消费者几乎没有足够的消费资源和购买欲望来购买进口奢侈品等非必需品。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消费者的优先事项也正在发生变化,明显减少了非必需奢侈品的消费。”注册金融分析师迈克尔‧阿什利‧舒尔曼(Michael Ashley Schulman)在接受《大纪元时报》采访时表示。

“这一趋势不仅影响了历峰集团、保时捷、LVMH、开云集团和巴宝莉(Burberry)等全球奢侈品巨头,还表明中国消费者在应对不确定时期以及与西方紧张关系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普遍采取了更加谨慎的经济态度。”

此外,舒尔曼认为,有关国家自豪感的宣传活动正在说服中国消费者偏好本土品牌,特别是在科技、时尚和化妆品等领域,这些品牌提供高质量且价格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他补充道:“过去的紧张局势,例如因H&M和耐克在新疆棉花问题上的立场而发起的对这些品牌的抵制,也助长了公众对西方商品的情绪。”◇

原文:Chinese Consumers Cut Down on Luxury Spending as Bubble Prosperity Ends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简介

潘诺斯‧穆尔杜库塔斯(Panos Mourdoukoutas)是纽约长岛大学(LIU)经济学教授,同时也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证券分析。他的研究成果曾发表于多个专业期刊和杂志,包括《福布斯》《Investopedia》《巴伦周刊》(Barron’s)《纽约时报》《国际财经时报》(IBT)和《金融研究》(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期刊。他还是多本书籍的作者,其中包括《半全球化经济中的商业战略》(Business Strategy in a Semiglobal Economy)和《中国的挑战》(China’s Challenge)。

责任编辑:高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拼多多业绩逊预期股价重挫 中国消费业陷困境
分析:中国消费力持续收缩 电影票房也崩塌
中国消费降级 月饼卖不动了
中国消费者信心疲软 十一旅游关注性价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