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22日讯】河南省信阳一女子1月20日发视频哭诉,自己在一家工商银行存的80万元(人民币,下同)被银行员工私自转为债券,现在取不出来了。该消息登上了百度1月22日热搜。
1月20日下午,河南一位网民以“钱放哪才安全”为题发布视频称,该女子在河南信阳光山县一家银行存的80万元被转成债券,现在想取钱取不出来。在13秒的现场视频中,一名女子坐在银行业务大厅痛哭流涕:“我要我的钱……银行现在不管不问。”引不少客户围观。
华商报大风新闻1月21日消息,该视频发布者对该媒体表示:“我这位大姐2022年办的,在他们银行存了80万,没有存单。”“我们存一年的定存,业务员把我们的转成债券,如果有存单就没事了。现在银行不承认是里面员工的问题。”
21日下午,该行工作人员对此表示:“那要看存什么样的产品,有的有存单,有的没有存单。没有存单的情况,就是存在银行卡上。”
大风新闻透露,双方都已经报警,县经侦大队调查的。对于调查结论,该行工作人员称:“这个涉及到客户的原因,我们不方便透露。”对于是否涉及到银行方面的问题,工作人员称要以公检法的调查结论为准。
对于银行方面是否未经客户本人同意办理业务,银行方面能否出示办理的凭证,该工作人员请示后答复称:“采访需要联系我们上级银行,这个涉及客户隐私,而且这个已经做过司法判决了,我们银行是没有责任的。”
金融一线1月21日的消息显示,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该情况属于客户隐私,具体不方便透露。这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起诉都已经结束了。客户在银行哭诉是发泄情绪,银行目前只能安抚其情绪。
因为中国多家银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该事引发了众多网民关注和议论,仅在腾讯网就有超过六百多名网民参与了讨论。
很多网民对此表示不解:“如果是定期存款,为什么会取不出来?”
还有网民特别提醒大家,办理存款一定要拿纸质存单,或在账户上确认,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口头承诺。
网民“七八大叔”分析说:“如果有定期存单存折,那不管到哪打官司,都是存户赢。如果没有定期存单,那就很难说。因为存定期,定期存单存折是唯一的标志,没有存单都不是定期,而当时是这存户贪心高息还是银行员工其它原因造成,就很难说明了。”
有网民称:“所以钱最后咋办?如果真取不出来,换作我的话我也要哭死了。难道银行不应该为此负责吗?”
“裕德居士”建议大家:“看了很多这方面的新闻,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坚持存活期,坚决不存定期,无论银行的人打多少电话,甚至上门送礼品。也坚决不存定期。你想收人家的鸡蛋,人家盯着你的鸡。看看怎么样?又一个想着收鸡蛋的,结果,自己的鸡没了。”
网民“幸福花开”则说:“这个现象在河南不止一家银行有这样现象,客户要求存定期,柜台偷偷摸摸买成理财产品,或者其它的。很多缺乏专业知识的被忽悠,有的甚至根本都不知道有这回事,糊里糊涂地根据柜台指引签字。我家亲戚遇到过,幸亏当天家人问存单在哪里,亲戚说,银行说没存单,这才感觉不对劲,及时去银行追问,才发现存款被买了理财产品。”
责任编辑: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