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夏松、骆亚采访报导)中国经济持续低迷不振,一段时间以来,居民消费不足,反过来遏制经济复苏。近期,中国27个省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目标从3%下调至2%,专家指,刺激居民消费和提振内需面临挑战,生产、消费全面萎缩,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情况。
此外,中信证券研究报告称,在中性情景下,预计2025年CPI和PPI均值分别录得0.3%、-1.4%。
27省将CPI涨幅下调至2% 专家:提振内需面临挑战
1月9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与PPI数据显示,受持续疲软的内需拖累,2024年全年CPI上涨0.2%,与2023年同期持平,远低于2024年3%左右的官方目标。2024年全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2%。
截至1月20日,2025年31个省份人代会已悉数开幕,除云南外,其它30个省份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设置了居民价格涨幅目标。西藏延续此前的3%以内、湖南提出“涨幅与全国一致”、山东提出“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合理水平”,其余27个省份均将这一目标设定为2%左右。
1月20日,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对大纪元表示,中国各省将CPI涨幅目标下调至2%左右,反映出对当前经济和通胀形势的一些观察和政策意图。
他说:“此次下调CPI目标显示中国各地政府对低通胀(甚至可能是通缩)状态的关注。目标调低,避免设定过高的通胀目标引发信心问题。更低的目标或许也反映了地方政府希望降低因未达标而带来的预期管理风险。下调目标间接显示出,刺激居民消费和提振内需仍是政策重点,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挑战。”
孙国祥认为,除需求低迷外,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如过剩产能压力、成本上升和价格压力)同样对PPI和CPI形成压制,“CPI目标下调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虽然保持正向,但内需不足、价格压力低迷的挑战仍然显著。”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对大纪元表示,中国经济大幅衰退,大家都不愿消费,CPI增长根本不可能到3%的,各地政府下调百分之一个点。但问题是,对全国绝大部分省份来说的话,2%都不可能做到,2024年全国CPI涨幅也只有0.2%,物价水平基本上原地踏步。
“消费不足就是整个经济增长停滞,还可能走向通货紧缩,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他说,“PPI负增长,它对中国经济发展打击很大。这种情况下,生产、消费全面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这都是中国经济以前没有碰到的情况。”
王赫表示,“我们用一句话说,今年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但会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整个中国的经济走势、大方向是衰退。所以,各种矛盾会非常激荡,国内外处境,特别是国际经济处境会越来越严峻。整个经济不好,老百姓就业就会成大问题,中共当局出台经济政策基本失效了。”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CPI增幅1.1%至-0.6%
对此,中信证券研究报告称,在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情景下,预计2025年CPI均值分别录得1.1%、0.3%、-0.6%;PPI均值分别录得-0.8%、-1.4%、-2.1%。
就2024年CPI与PPI运行情况,及2025年通胀形势分析,中信证券研究报告作出结论称:
1. 本轮“低通胀”涉及的行业与经济部门更为广泛,存在“量价显着背离”“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导致CPI偏弱压力较大”“第三产业平减指数转负”“内外需部门价格均弱”等四个不同于以往价格周期的独特特征。
2. 2024年拖累CPI的因素主要是耐用消费品、租赁房房租和餐饮链相关的部分鲜活食品价格(以牛肉为代表);拖累PPI的因素主要是与房地产基建密切相关的黑色系行业,及“供需错配”较为显著的部分中游装备制造行业。
3. 2025年核心CPI的持续回暖取决于居民消费需求的实质性改善,PPI转正或需依赖更大规模供给侧政策配合。中性情景下,预计CPI和PPI均值分别录得0.3%、-1.4%。宏观经济运行方面,“促消费”与“抢出口”带动2024年四季度增速大幅回升。◇
责任编辑:任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