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医院现降薪潮 显示中共财政紧张

人气 1880

【大纪元2025年01月02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张钟元采访报导)中国经济下滑,财政紧张,各地医院出现降薪潮。近期,广州、深圳多家三甲医院医生在社交平台上反映,收入降低30%甚至“腰斩”,就连北京同仁医院的夜班费也减少一半。有的地方甚至连疫情期间的抗疫补贴款也被要求退还。

据财新网2024年12月上旬报导,深圳医生降薪多是降低绩效工资,三甲医院也是如此。深圳某三甲医院一名外科医生表示,降薪从24年8月就已经开始,绩效工资降了50%。这位医生表示,在医院收入主要就是靠绩效,基本工资每个月除去五险一金就都扣完了。深圳的另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也表示,医院已经通知各科室2025年起降绩效,但没有明确降薪幅度。

报导称,通常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资是由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补贴三部分构成。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占比大致呈“三七开”或“四六开”。

而早在2023年9月,北京同仁医院也被爆出降薪,绩效降低50%,夜班急诊费从单次130元降至65元,普通夜班费从90元降至45元。

一位主治医师称,他原来每月的绩效在1.5万元左右,现在只能拿到约7,000元,总收入也降至1万元左右,整体收入几乎减半。

有医生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说:“降薪了,看到工资表心都凉了,绩效砍半是真的,一个月3个夜班,一个班只有65元,之后是不是工资也减半?餐补也减半?公积金也减半?都别活了。”

也有医生担心,如此下去,学医的人就更少了。现在儿科医生很短缺,医生执业医师考试360分发证,儿科医生350多分就可以发证。以前医院招人要博士,人荒了就招硕士,再不行就本科、大专、中专也行。为了维持运转,招的人什么质素都无所谓,反正病人怎么样都不会满意。

广东的一名医生在网上晒出了2023年的收入,合计是460,585元。2024年的合计收入是262,316元,对比明细,少了近20万元。

也有江西医生证实,她丈夫“医院每个月减免50%”,而且她本人“已经4个月没发工资了”。

还有山东医生称,夫妇“都在公立二甲医院工作,都七个月没发工资了”,他太太“单位两个月没发工资了,公积金三年没交了”。并称,“我们这儿所有医院均有不同程度的拖欠工资保险,明年会更难。”

拥有百万粉丝的博主“泌尿外科柒大夫”在微博上发帖说,抗疫补贴还能被追回。帖子写道:接院财务科通知,已下发的2023年国家新冠(COVID,及中共病毒)抗疫补贴的15.36%,将在本月个人奖金中直接扣除,再由医院统一打款至政府指定账户。“疫情期间,烧到39℃多还坚守在岗位上,换来这样的对待,纯纯就是卸磨杀驴。”他说。

上海青浦医院医生陈莎(化名)告诉大纪元,“疫情虽然结束了,而在疫情期间起早贪黑做核酸,顶着高温烈日去采核酸,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有多少医护人员热晕的?在方舱医院零距离服务新冠患者的医护人员,有多少被传染的?有多少得新冠去世的?疫情结束了,现在也没人提了,好像没有发生过似的,这些医护人员拿的是疫情期间的辛苦钱。”

陈莎表示,“如果这个钱都要扣的话,那以后谁还敢往前冲啊。最近各医院患者明显增多,很多都是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这波的死亡率比新冠高很多。现在各医院都不说,也不给医护防护服,卫健委也不讲话,这个时候再降薪,扣绩效工资,怎么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舆论普遍认为,这说明中国的财政真的不行了。

此外,因新生儿减少,大陆医院妇产科也出现裁员现象。

山东济南医大妇产科医生沈霞(化名)对大纪元表示,“现在医院跟之前相比营收减少了,甚至亏损。尤其是妇产科有时几天才能出生一个婴儿,以前一天会有7至8个婴儿出生,那时大家都很忙,每天加班加点的,还能拿到绩效奖,还有生孩子家属给的红包。”

“现在出生的孩子少了,到儿科看病的婴幼儿就少了,因此妇产科和儿科已经冷到不能再冷了。患者少了,盈利就少,降薪裁员早就开始了,有的产科医生调到其它部门,有的脱离专业或裁掉了。随着出生人口的不断减少,2025年会有更多的医护面临裁员。”

由于患者减少,有的医院已经开始合并。2024年10月,汕头市第二医院和汕头市第三医院合并成为汕头市医院。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中共地方政府扣薪填补财政缺口 引发抗议
广州深圳多家医院医生收入降30%或“腰斩”
大陆多地大医院大规模降薪 医生哀叹
【内幕】中共地方财政有多糟 知情人揭真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