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毅报导)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共央行)发布公告表示,将于2025年1月15日发行2025年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央票),发行量为人民币600亿元(人民币,下同)。
中共央行在公告中表示,1月15日(周三)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5年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
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6个月(182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为人民币600亿元,起息日为2025年1月17日,到期日为2025年7月18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
《每日经济新闻》1月10表示,过去,香港人民币央票发行规模一般为100亿~200亿元,这次发行规模达600亿元,创下历史最大单次发行规模。央行此举将回收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希望达到稳定汇率的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中央银行票据(央票)是一种短期债务凭证,是央行调节基础货币的政策工具。发行票据与发行债券类似,具有从市场中回笼流动性的作用。中共央行在香港发行央票,相当于回笼离岸人民币。
虽然中共当局多次发出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信息,但政经观察家范畴对大纪元表示,人民币下跌趋势已经是灰犀牛,跑不掉的。
2024年10月以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承压,从7.0附近震荡走贬,一度逼近7.37关口,即离岸人民币由原先7元兑换1美元,贬值至近7.4元兑换1美元。截至2025年1月9日盘中,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在7.35附近。截至2024年,人民币已经连续三年持续贬值。
市场认为,人民币贬值会加大中国资金外流,对持续萎靡不振中国经济造成更惨烈的打击,使中共稳定经济形势的妄图破灭,加速经济下滑,失业增加,从而更加引发民众不满情绪。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财政金融系教授郑政秉1月5日对大纪元表示,若人民币持续贬值,外资与本国资金加速撤离中国市场的趋势将愈发严重。通常,人民币贬值有助于提升出口竞争力,但在当前中国经济已显疲态的情况下,持续贬值恐将进一步恶化经济状况。
路透社上去年12月曾报导说,去年11月,中国金融市场已经经历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资金外流。
有国际金融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经济会继续下滑。去年12月20日,大和总研发布报告对2025年中国经济进行了预测:202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4.5%,较2024年(预估为4.9%)进一步下滑。乐观推测,2025年中国GDP增长率将维持在5%左右;悲观预测,将降至3%区间。报告说,2025年中国GDP增长率4.5%的发生概率为60%,乐观(5%左右)、悲观(3%)的发生概率均为20%左右。
一名从事外汇交易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从汇率角度而言,发行央票主要是增加做空人民币成本,但对于稳定汇率具体会起到多大效果,关键还要看美元指数。”
2024年10月以来,美元指数从100.7一路升至109.1附近,升值幅度超过8%。
野村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1月20日川普将宣誓就职美国总统,可能成为人民币面临的一个关键时点,如果川普在就职日当天依据“301条款”对中国现有关税再加征10%,鉴于历史上离岸人民币(CNH)汇率对关税的敏感度,CNH可能会相对美元贬值约1.8%,即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将达到7.46左右的水平。
渣打预计,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USD-CNY)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在7.35以下。
《第一财经》引述高盛全球货币、利率和新兴市场策略主管Kamakshya Trivedi对人民币汇率的分析说,根据该机构的基线预测,“人民币将进一步走弱,美元兑人民币将在未来3个月升至7.40,并在6至12个月内趋于平稳至7.50。”
美国银行策略师 David Hauner 此前还发出警告,如果川普上台后发动关税战,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升至 60%,人民币可能还会贬破8这一重要关卡。
责任编辑: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