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一年录309只鸟撞玻璃亡 观鸟会吁修例规范建筑设计

人气 10

【大纪元2024年09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家维香港报导)香港观鸟会(26日)发表《香港鸟撞玻璃报告2022-2023》,整合和分析了本港在一年内的“鸟撞玻璃 (Bird-window collisions)”(下称鸟撞)数据,指出城市化发展大幅采用玻璃物料恐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并建议在本地研究立法规管新建筑物的规划与设计,以有效遏止鸟撞问题。

据观鸟会统计,本港在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期间的249宗鸟撞报告,全港有16区曾录得鸟撞,共录得309只鸟撞个体,其中284只死亡,25只受伤;涉及48种鸟种,其中13种为具保育级别鸟种,数量达88只,占整体28.4%,包括全球极度濒危黄胸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北鹰鸮及蓝喉歌鸲等,反映鸟撞会威胁一些已有灭绝风险的鸟种。

观鸟会表示,香港位于“东亚─澳洲迁飞区”的中心,并拥有树林保护区、湿地、农地等多元生境,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候鸟在此停留,但同时香港作为高密度发展都市,高楼玻璃却无意间成为候鸟的“死亡陷阱”。

观鸟会认为,若是能在建筑设计方面做一些改变,能减少鸟撞发生,报告分析不同高度的玻璃构筑物均可存在鸟撞风险,录到怀疑鸟撞个案的114个建筑物中,有过半属高楼建筑物(11层高以上),逾四分一属中层建筑物(4-11层高),近23%属低矮建筑物(1-3层高)。

报告分析结果显示,涉鸟撞的高楼建筑物普遍有较高的玻璃覆盖率,且距离植被较远,相信这些鸟撞是因为大范围的玻璃幕墙能反射天空或远景,继而影响飞行的雀鸟。

至于涉鸟撞记录的低矮建筑物,其撞击面大多与树丛距离较近,相信这些个案通常涉及一些于树丛间、作短距离低飞的雀鸟,因此即使其玻璃覆盖率不高,若该玻璃能反射树丛,便会混淆雀鸟误以为可穿越,而导致鸟撞发生。

观鸟会副总监胡明川强调,在规划新建筑物时,必须优先和慎重考虑选址与雀鸟栖息生境的距离,和减少玻璃覆盖率等措施,以缓减鸟撞风险。

观鸟会表示,立法规管新建筑是全球共同趋势,许多欧美甚至亚洲地区的政府已率先通过立法,强制规定所有新建或翻新建筑物须符合“防鸟撞”要求。

观鸟会建议政府先行改善现有高鸟撞风险建筑,透过安装防鸟撞标记于玻璃对外表面,并配合灯光管制以避免扰乱夜间迁徙雀鸟,减低鸟撞玻璃风险。

另外,观鸟会26日推出本港首个鸟撞玻璃公民监测套装,包括一份鸟撞玻璃监测小册子和一张“鸟撞玻璃监测公民报告随身卡”,即日起供免费下载,而实体版则于10月7日起可免费索取。

观鸟会鼓励更多市民一起记录和监察鸟撞玻璃,扩展鸟撞数据库,从而深入了解香港鸟撞问题。@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公立医院大幅加价 港调查:逾八成长者有疑虑或担心
港去年67宗惩教使用“必要武力” 13宗投诉涉“非必要武力”
曼联对港队5月30晚大球场上演 门票明起公开发售
港国安处带走许颖婷父母调查(更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