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9月23日讯】9月18日,一名10岁的日本男孩在深圳日本人学校外遭遇一名44岁中国男子持刀袭击,不幸当日身亡。这一事件不仅引发日本首相及外相的强烈关切,还引起了在华日本社区的恐慌,部分日本企业可能因此加速撤离其员工及家属。
在深圳生活五年的日本创业家A君(化名)对此事件深感震惊。他对美国之音表示,难以相信如此恐怖残忍的事件会发生在深圳。
“在这件事发生之前,我一直以为深圳是一个非常和平的城市,尤其是(日本人学校所在的)蛇口区,我曾认为那里是最富有及安全的地方。因此,这次事件让我和居住在深圳的日本人都感到非常震惊。现在,这件事也影响到了我的心理状态。我刚刚去了蛇口现场,和住在那里的日本朋友聊天时,大家依然感到心痛。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状况。”A君说。
A君2019年独自来到深圳创业,曾认为这里是一个自由且安全的城市。然而,这次事件对他的信心造成了深刻打击。
“举个例子,如果我在街上与日本朋友大声交流,虽然99%的人都是好人,但那1%的坏人会怎么对我,我根本无法判断——他们是想打我,还是要杀我。所以,现在在街上我不敢用日语交流,这对我影响很大。”
长期观察日本文化现象的商业及法律顾问福泽乔(Joel Fukuzawa)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他也注意到在中国的日本人社群间人心惶惶。
他说:“日本学校不仅在深圳,在中国的多个城市都有。袭击者锁定那名孩子的原因是他背着日本学生常用的皮质书包,一眼就被识别为日本人。因此,现在在中国的日本人社区中,大家互相提醒:小学生外出时,尽量避免背日本国内常用的书包,以减少被辨识的风险,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今年6月,在江苏苏州,一对日本母子在日本人学校的校车站遭遇一名中国男子持刀袭击,随车的中国籍女性在阻止时不幸遇难。尽管日本政府多次要求中方保障在华日本公民的安全,但中方至今未采取明显的措施。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The Jap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研究员饭岛佑美(Yumi Iijima)对美国之音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苏州和深圳的事件是否与反日情绪有关。然而,中国(中共)当局在某些方面制造的民族主义情绪过于激烈,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中国经济下行,反日情绪逐渐成为民间情绪的出口。A君回忆说:“中国政府在经济不景气时,每次都是用这种(反日运动)方式来解决国内问题。我2011年在北京留学时,正值美国的雷曼兄弟危机,中国经济同样受到影响,整体状况并不乐观。为了转移公众的注意力,中国(中共)政府让国民回顾中日历史‘不忘初心’,然后让他们发起反日运动。”但A君强调,虽然2012年和现在的情况很像,“但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次涉及到杀死日本人,这是完全不同的层面、”。
目前,中国约有10万名日本居民,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日本人居住国。尽管中国吸引了大量日籍人士及其家属,但自2012年日本在华人数达到15万的高峰后,这一数字持续下降。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饭岛佑美表示,随着近年来日本公民因间谍指控遭到拘留,以及日本企业在华经营不景气等因素,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担忧在华的安全与风险。苏州和深圳的事件加剧了这种不安,部分日本企业也开始重新评估员工的安全措施。
事件发生之后,日本松下(Panasonic)集团宣布将让日本员工及其眷属,可申请暂时返回日本,公司负担其费用。而多家日本企业,如东芝公司与日本汽车大厂丰田也呼吁在中国的员工要保持警觉、注意安全。该事件是否会影响日本企业加速撤出中国,值得后续观察。
福泽乔表示,“日本男童被刺身亡的事件一定会加速制造业的撤离。这也是为什么像松下这样的公司采取行动,因为在当地他们已经难以获得更多利益。随着中国汽车进入电动化、电动车时代,日本汽车产业被中国其实是追着打。对他们来说,留在中国毫无益处。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只有选择撤退。”
A君则预测,随着中国“十一”假期临近,将会有更多在华日本员工趁此机会返回日本,尤其是携带家属的员工。
责任编辑: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