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匕立起一剂回生 明朝大夫有奇方

文/颜丹
明朝几位大夫的神奇药方能一剂回生。图为中药丸。(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747
【字号】    
   标签: tags: , ,

在现代中国,许多人用中医治病往往要治上几个疗程,也没彻底把病治好。若将时光拉回到中国古代,人们就会发现,流传于上古的中医之道被代代相传后,无论是皇家御医还是民间大夫,都能准确地找出病因,并迅速地开出药到病除的方子。

在过往几千年中,瞬间能治好疾病、甚至能起死回生的,不光有一针即瘥的针砭之术,还有能使病人一匕立起、一剂回生的妙方。总之,许多精湛的医术都曾在中国古代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亲眼见证或切身感受到传统中医的博大精深与出神入化。本篇将介绍明朝几位大夫的神奇药方。

同时用三剂药治好三种病的名医程国令

安徽太平县有个颇有名气的大夫,名叫程国令(字允瞻)。他年幼学儒时就极具悟性和天赋,读书能一目十行,在诗词歌赋、写字作画上也颇有造诣。后来,他想学点医术,于是遍览古代医书,并潜心钻研各类方子。渐渐地,他便领悟到了其中的玄奥。

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病人。这人身上有三个部位都出了问题:他整日头晕,喉咙也不舒服,腰部像裂开了似的疼痛难忍。他找了很多医生都没治好,听说程国令医术很高,就把他请去了。程国令号完脉,就对那病人说:“你得的是三种不同的病,我现在开三剂药,你一剂一剂地喝下去,病就都好了。”那人听他的话照做了,果然药一喝完,身体上的症状马上就消失了。

还有一个腹痛得快要死去的病人,别的医生看过后,都摆摆手说不能治了。程国令听说后,没等病家来请,就主动登门去医治。他诊脉后,只开了一副药,就把那人的病治好了。在场的人都啧啧称奇,纷纷叫他“神医”。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当地人都说难以计数了。

用一勺药立刻治好疑难病的名医庞鹿门

湖北蕲州有个博闻多识的医生,名叫庞鹿门。他幼年时曾跟随名医李时珍学医,见过神农时期的三千种以及唐代的一千五百种药材,最终参与编写了《本草纲目》一书。他深得李时珍的真传,对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即使精于诊脉,也从不肯轻易出手。直到晚年时,他才开始给人治病。

一次,有个外乡人来找他,说是耳朵聋了几十天了,喝了很多补药,可就是不见好。庞鹿门号脉后,对他说:“你这是胃里有火。”那人也略懂中医,很不解地问道:“从五行来看,耳朵的问题与肾有关,怎么能扯到胃上去呢?”庞鹿门回答:“您可能还没读过《灵枢》《素问》吧,人的耳朵与胃之间是有经络相通的,如果一个人火气太盛,通过耳朵时,又刚好在用膳,就会导致耳聋了。”他说完,给病人喂了一勺药,就把他的病给治好了。

一天,太守的夫人得了疟疾。他去诊脉后,立刻说道:“您这是有喜了,先别忙着吃药,十天后你拉出血来,我再给你开药。”太守的夫人听了,觉得不可思议,不愿照他的办法去治。可十天后,那夫人果然就拉出血来了。当再次把庞鹿门请去后,他只给太守的夫人喝了一勺药,就把她的病给治好了。

用一钱砒霜迅速治好罕见病的名医陶华

浙江余杭有位医生,名叫陶华(字尚文)。他自幼学儒,熟读四书五经后,便开始读医书、钻研医术。他曾遇到过一位高人,传给了他一些方子。从那以后,他就能给人治病了。

有一人吃了羊肉以后,跋山涉水地走了很远的路。几天后,他感到先前吃下去的羊肉好像堵在了胸口。吞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他身边带着的一个学生去找陶华。陶华一听到他描述的症状,就说道:“用一钱砒霜就能治好。”那学生不信,于是去找别的大夫,可用了很多方子,那人的病就是不见好。于是,只能用陶华的方子。没想到的是,他在服用了一钱砒霜后,果然就把堵在胸口的羊肉给吐出来了,所有的不适也都随之消失了。

那学生觉得很神奇,去找陶华问道:“谁都知道,吃了砒霜会死,怎么还能治病呢?”陶华说:“本来羊血就可以解砒霜的毒,而且砒霜跟羊肉一起吃,是吃不死人的,反而会让人把羊肉都吐出来。”那学生听了,佩服得五体投地。

陶华对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颇有研究。后来,他住在杭州时,曾以能治伤寒而声名远播。他每次只给病人开一副药,结果不管多难治的伤寒都能很快被治好。看他的药竟有如此神效,当地人都亲切地叫他“陶一帖”。他一生著书立说,写了好几本专门治疗伤寒的医书,其自制的方剂“柴葛解肌汤”至今仍在流传。

行义举后就能用一剂药治病的名医夏以时

江西吉安府有个医生名叫夏以时(字凤亭),天生就有一副侠义心肠。自幼学儒的他很爱帮助别人,于是就萌生了悬壶之志。他一直潜心钻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久后就能给人治病了。

有一年正值荒年,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家产拿出来赈济灾民,救活了好几百人。后来,当地爆发时疫。看着路上到处都躺着染疫死亡的人,他仰天长叹:“我只顾保全自己,就是不义啊!”于是,他再次拿出自己的家产购买药材,还免费给穷人治疗。那时,经他救活的人不在少数。

从那以后,他的医术越来越高明,给人治病总能收到奇效。更神奇的是,他每次只开一剂药,就能把病人的病治好。于是,登门来找他看病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他在当地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们都亲切地叫他“夏一剂”。

参考资料:《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叶天士因为虚心好学,他的医术十分高明,可惜一生未留下著作。叶天士流传于世的《临症指南》医案十卷,都是他的徒弟根据他治病的药方、治法和效验,分门别类汇集而成,所加的论断并不是叶天士的本意。
  • 中医治病对医者德行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些疗疾如神、能治奇症的古代名医,往往都怀揣着“大慈恻隐之心”、“普救含灵”之愿。道在先,术在后,术只是道的延申与外化。当后人叹服于古代医者将神妙的针术、奇准的脉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时,就该想到他们必是心性超凡、境界高远的有德之士。本篇将介绍几位精于脉术且德行出众的清代名医。
  • 战国时的唐举擅长看相;扁鹊为名医,医术精湛。
  • 在中国古代,没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不会被名医授以超凡的医术。悬壶济世、成为医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怀仁善、且有着治病救人的志愿。正因为心胸宽广、豁达,只为福荫于百姓苍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会一心利他却不求回报。
  • 在现代社会,有些人会认为算命先生能算准别人,却算不准自己。其实在中国古代,能算准自己命运,甚至离世之期的高人、术士比比皆是。因天机不可泄,有时是不便说与外人听的。
  • 在现代社会,已有医学研究者表示,“人体的每一系统、每一器官都是造物主的杰作。”西方宗教人士也认为,人的身体“不只是化合物组成”,“而是上帝别出心裁的创造”。
  • 在中国古代,一些修佛、修道的世外高人能制作出功能显着或疗效神奇的药丸。这与他们掌握的秘术,尤其是修炼出的神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世间云游时,若遇到具足慧根或颇有悟性的人,他们就会拿出这样的药丸,目的是让人能有所了悟,从而促成修炼的机缘,踏上返本归真之路。
  • 中国古代的针灸术源远流长,尤其是针术,更有出神入化的功效。据史料记载,中医鼻祖神农氏曾“尝草制砭”“尝百药而制九针”。在中医大家的必读书目《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九针”的样式和用法。将细针缓慢地扎入身体就能治病,这种异乎寻常的诊疗方式也证明了人体中用显微镜都观察不到的穴位是真实存在的。
  • 古代中医有许多诊疗方法都极为神妙,而其中的太素脉就堪称一绝。说起太素脉,有人认为是脉术,也有人说是相术。因为它与一般的脉术不同,不但能诊断病情,还能预测人的贫富贵贱、祸福夭寿。据史料记载,太素脉始于唐,兴于宋,而流传于后世的则是明代“青城山神仙张名太素者”所着的《太素脉决》(后为《订正太素脉秘诀》)一书。
  • 资深中医师赵丰宇非常欣赏坤德中医养生轩遵循中医传统疗法,将针、灸、药草、拔罐、刮痧等古法,融入适合现代人生活习惯与步调的治疗中。(shutterstock)
    在过往几千年中,随着朝代更迭,人们渐渐背离了对天地、神佛的正信,在世风日下的社会中,人心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败坏。瘟疫若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集中爆发,一般就是这个朝代到了覆灭之时。比如明朝,就是在各类瘟疫的密集爆发中,加速走向终结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