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7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恺香港报导)儿童是社会未来栋梁,需要每位成年人悉心裁培和爱护。成立15周年的香港救助儿童会昨(27日)举行首届“救助儿童奖”颁奖礼,表扬13名对儿童带来正面改变的人士和机构,当中有得奖者为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就业机会和教育课程,桃李满门。
珍惜助人机会 店长助SEN青年就业
得奖者龚黄萤敏曾从事院舍治疗师助理,在2009年确诊末期癌症,珍惜时间的她抱着“做到几多得几多”心态,除了担任寄养家庭外,还开设义卖店“爱心二手站”,免费派发二手物品给弱势社群。龚太后来认识了一些SEN孩子的母亲,得知当局支援只涵盖至读书阶段,故开始聘请SEN青年到店工作,至今已聘得30多人,最大的一名已逾40岁。
龚太形容,SEN青年只是没有和社会沟通的机会,与一般人并无分别,只是要教懂他们用社会的“频道”连接世界,她平日开店要不断重复教有些规矩,故以妈妈心态对待他们,难以放手。她冀望讲究节奏快的社会,能接纳他们犯错:“BB时你会觉得可爱、好大包容,但成年人躯壳点解你唔包容呢?”


前小学教师推情绪教育 助师生关系改善
另一得奖者是23岁的郭梓乐,一直有感主流学校在支援学生情绪上的方案不足,于是在2018年辞去小学教师一职,与朋友一同创立“JUST FEEL感讲”推广情绪教育,至今与逾30所小学合作,为师生及家长提供为期3年的培训和设计情绪教育课程,包括以小故事形式教导学生面对冲突的正确方式和表达感受。
他举例曾推行“感受之轮”,邀请同学写下今天的情绪,一来让学生表达,二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情绪,有助辨识有需要的学生。郭指社会习惯用权威、处罚来控制学生,他希望学生在安全感中成长,又庆幸有教师参与课程后与学生改善了关系,学生不再畏怕教师,更会主动分享家庭状况。
过来人扶读障生 图像认字增学习趣味
博雅思教育中心创办人陈卓琪也是得奖者之一,她自小患有读写障碍,直到16岁才诊断出来,期间学习经历让她感到许多痛苦。她后来希望帮助境况相同的学生,于是成立一间主力教导读写障碍学生的教育中心。她说,读写障碍学生学习容易感到挫折,有学生试过串字百次都会忘记,但仍有令他们更易学习的方法,例如利用图像协助认字,如“在”字就可联想成马戏团帐幕中踩钢线的小孩,让学生重拾学习的兴趣。@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