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7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燕综合报导)“金华首富”华源集团创始人邵钦祥的女婿表示,大陆前沿企业也内卷,竞争激烈。
华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维生素D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一家纺织品和建筑材料供应商,还拥有一家成熟的铜加工厂。根据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邵钦祥以165亿排全球第1577名,被称为“金华首富”或“东阳首富”。
他的女婿潘建锋担任浙江花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家公司是华源在2017年投资2亿元成立的。
潘建锋近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过去两年竞争太激烈了。
他负责经营的这家企业是一家中型铜加工公司。过去主要是铜加工厂,现在转型与押注生产高性能的铜箔。
潘建锋曾当过《中国日报》记者,随后赴美留学。在美国读完工商硕士学位回国后,建议邵钦祥放弃传统的铜产品,转而生产科技公司所需的箔材。
他的建议被证明是成功的,他抓住了难得的机会,让公司快速成为比亚迪电动汽车以及宁德时代电池公司的供应商。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其它公司纷纷效仿他们的思路和产品。
“很多公司都会涌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在某个时候,会有一个很大的筛选,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他告诉彭博社说。
看着其它公司跟他做同样的生意,整个行业生产陷入供应过剩,导致不少企业巨额亏损,并被迫进行残酷市场洗牌。
理论上,中国对铜的需求未来存在大幅增加,铜厂本应从中受益。但潘建锋的经验表明,经济失衡的影响是深远的,即使是对于那些处于或接近前沿的企业也是如此。
“这个市场相对较小,但增长非常快。”他说。
产能过剩使得他的公司不得不努力利用北京的关注,同时又力求避免成为中共所谓“新生产力”运动的牺牲品。这种产能过剩动态在中共当局挑选的其它发展行业中也已同样出现。
潘建锋最后说,必须想办法让公司能够生存下来,与其它公司区分开来。
中共的“中国冲击”波既害外国 也害中国
美国财政部主管国际事务的副部长杰伊‧尚博(Jay Shambaugh)周三(7月10日)在纽约智库公开演讲时提到“中国冲击”。他举例说,从2008年到2013年,中国大力发展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导致国际价格下跌80%,并导致企业破产和倒闭,但中国的太阳能产量仍继续在180亿美元中共政府低息贷款支持下继续扩大。
这样的政策在伤害海外的同时,也加剧了中国国内企业的内卷化。
目前,中国亏损工业企业的比例处于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亏损工业企业总数处于1990年代以来的最高点。此外,所有有数据子行业的资本效率指标在过去十年中都有所下降。
“这些情况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中是不会出现的。”尚博说,“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由(中共)政府政策推动的根本性扭曲。”
这位官员说,中国经济本身的巨大不平衡就存在溢出效应,但中共非市场政策和做法会进一步扭曲市场、削弱公平竞争,并将溢出效应集中到某些行业,进一步放大这种影响。
责任编辑:李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