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夫医术高 能救活众人眼里的死人

文/颜丹
医籍中记载的多位能起死回生的名医,图为示意图。 (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562
【字号】    
   标签: tags: ,

“起死回生”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代葛洪写的《神仙传》中。该书记载着中国晋代以前近百位修炼出了神仙术的隐士或道人。能“行三十六术……起死回生,救人无数”的太玄女就是其中之一。

用神通能治病救人,这并非迷信或妄言,反而更加证明了源于道家修炼文化的古代中医对“病”的理解与西方现代的医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比如春秋战国时,扁鹊让虢国太子起死回生,就曾明确说过太子其实并没有死,只不过得了“尸厥症”而已。看着眼前的病人气息全无,旁观者大多只会对他们下“死亡判决”。但在中国古代,像名医扁鹊这样对“生”与“死”有着极佳判断力的医生还有许多。本篇将介绍明朝医籍中记载的几位。

名医孙橹救活了难产妇人

在浙江东阳县有位医生名叫孙橹,号南屏。他天性聪慧,与众不同,尤其对医术有着极高的悟性。他曾遇到一个姓单(Shàn)的人,妻子因难产而死。但在死后第三天,那个女人的胸口仍有余温。他从单家路过,见到死者后,就立刻断定女人并没有死。后来,他给女人灌下一剂汤药,就把她给救活了,而且她肚子里的男婴也顺产出来了。

孙橹有着过人的医术,对治疗疑难杂症也很擅长。有人头上长了个瘤子,奇痒无比。他一看就说:“这不是寻常的瘤子,此为虱瘤,得把里面的虱子都清理干净才行。”说完,他把瘤子切开,从里面取出了好几碗虱子。后来,那人就再也没长过那样的瘤子了。他的医案还有很多,都被收录在他自己编写的医书中。

名医盛跃龙救活了将埋之人

在位于江浙的高邮州有位大夫名叫盛跃龙,号济寰。因承袭了祖上的医术,他给人治病时,总能收到奇效。一位孕妇出了好几天痘疹,到第九天后就不省人事了。因无法判断其生死,她家人便立刻去请盛跃龙。他一看就说:“这妇人还没死,只因毒气太盛,暂时晕厥了。”他开了几副汤药治疗,那孕妇很快就苏醒过来了。

后来,他路过一处坟地,看到一位老人在那儿伤心地啜泣,就上前去安慰他。当得知眼前这位就是名医盛跃龙后,老人便向他请求道:“我儿是昨晚刚过世的,恳请您看看,不知他是否还有救?”盛跃龙走过去看了看那个过世之人,然后准备了几碗汤药。给他灌下去后,那人就真的活过来了。

盛跃龙不仅医术精湛,还十分乐善好施。他经常拿自己的诊费来接济贫寒的百姓,颇受当地人敬仰。

名医马更生救活了暴毙之人

浙江钱塘县有位医生名叫马更生,字瑞云。他年少时,曾跟着自己后来的丈人周先生学医。没过多久,他就十分精通医理和药理了,只是从未出手给人诊治。

他丈人很喜欢下棋。一天正跟几位高手切磋棋艺,有富贵人家来请。棋没下完,他只好让马更生替他去一趟病家。马更生看到病人后,只给他开了一剂汤药,就把那人的病给治好了。

从那以后,他便声名鹊起。有一次,他路过一户人家,听说里面有人暴毙,便走进去看看。他一看那人就说:“他还没死。”可那家人不信。他坚持往那人嘴里灌进一碗汤药后,很快就让他苏醒过来了。

后来,他医术见长,只要看人气色、听人说话,就能在一两年前得知他人的死期。大家都被他神妙的医术所折服,再去他家求医问药,就不找他丈人了,都指明了要让他本人来治疗。甚至许多年之后,当地人对他的医术的赞誉依然流传。

名医方炯救活了被众医认定的已死之人

以前的福建莆田县有位医生名叫方炯,字用晦。他原本是读书人,闲暇时经常去参加士大夫的文会。后来,他对医术也颇有研究,能治疗许多疑难杂症。

当时有位僧人突然不省人事了,别的医生都说他是已死之人,不可能再救活了。可方炯去看过后,却认为他并没有死,于是想尽力一救。他找来一根竹管,把一些药粉吹到僧人的鼻子里去。过了一会儿,僧人就醒过来了。他开始不停地吐痰,足足吐了好几升。没过两天,身体就完全好了。

方炯能妙手回春,经他救活的人不计其数。他给人治病,只收富人的钱,但没花在自己身上,都用来周济穷苦贫寒之人了。他晚年时著书立说,还带了一个徒弟。那人原本也是读书人,跟他学医后,也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大夫。

名医于应震救活了得伤寒而死的贡生

山东平阴县有位大夫名叫于应震,号旸东。他自幼学儒,曾被选入国子监读书。后来成了教授,也能讲学了。他不但有学问,对医术也很精通。

有位贡生得了伤寒,他家人派人用轿辇去请于应震。还没到病家,他老远就听到院墙里传来悲怆的哭声。有人出来告诉他,那贡生已经去世了。他进到屋里,问那家人:“他前胸还有余温吗?”他家人把身体贴过去,然后说道:“还有一点余温和微弱的气息。”于是,他立刻调制了一碗汤药,一勺一勺地喂那人服下。几勺汤药喝下去,那人就苏醒过来了。几天后,他饮食如常,就像没得过病似的。

参考资料:《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现代社会,有些人会认为算命先生能算准别人,却算不准自己。其实在中国古代,能算准自己命运,甚至离世之期的高人、术士比比皆是。因天机不可泄,有时是不便说与外人听的。
  • 在现代社会,已有医学研究者表示,“人体的每一系统、每一器官都是造物主的杰作。”西方宗教人士也认为,人的身体“不只是化合物组成”,“而是上帝别出心裁的创造”。
  • 在中国古代,一些修佛、修道的世外高人能制作出功能显着或疗效神奇的药丸。这与他们掌握的秘术,尤其是修炼出的神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世间云游时,若遇到具足慧根或颇有悟性的人,他们就会拿出这样的药丸,目的是让人能有所了悟,从而促成修炼的机缘,踏上返本归真之路。
  • 中国古代的针灸术源远流长,尤其是针术,更有出神入化的功效。据史料记载,中医鼻祖神农氏曾“尝草制砭”“尝百药而制九针”。在中医大家的必读书目《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九针”的样式和用法。将细针缓慢地扎入身体就能治病,这种异乎寻常的诊疗方式也证明了人体中用显微镜都观察不到的穴位是真实存在的。
  • 古代中医有许多诊疗方法都极为神妙,而其中的太素脉就堪称一绝。说起太素脉,有人认为是脉术,也有人说是相术。因为它与一般的脉术不同,不但能诊断病情,还能预测人的贫富贵贱、祸福夭寿。据史料记载,太素脉始于唐,兴于宋,而流传于后世的则是明代“青城山神仙张名太素者”所着的《太素脉决》(后为《订正太素脉秘诀》)一书。
  • 资深中医师赵丰宇非常欣赏坤德中医养生轩遵循中医传统疗法,将针、灸、药草、拔罐、刮痧等古法,融入适合现代人生活习惯与步调的治疗中。(shutterstock)
    在过往几千年中,随着朝代更迭,人们渐渐背离了对天地、神佛的正信,在世风日下的社会中,人心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败坏。瘟疫若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集中爆发,一般就是这个朝代到了覆灭之时。比如明朝,就是在各类瘟疫的密集爆发中,加速走向终结的。
  • 有关异人的记载,在中国古籍中并不少见。他们一般隐居在山野之中修炼着出世之道。到一定层次后,便具备了一些神通法力,又或者精通于某种异能异术。当机缘成熟时,他们会出山寻找有德之士,比如怀有大慈恻隐之心的行医者,将能治病救人的秘术或法术传给他们,使之得以善用,并让世人也能福荫并感恩于上天的好生之德。
  • 中药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质。(Shutterstock)
    古代医者多以救人性命为重,甚少有拿医药当牟利手段的。为穷苦的病人出义诊,动辄还施金、赠药的医生比比皆是。这就是古代中国民间大夫对淡泊名利的身体力行。
  • 明代的许多御医的一生都极富有传奇色彩,有的因帝王爱重而在医官的最高品阶上连任了好几朝;有的敢直言进谏,劝皇帝反躬自省;有的则与帝王畅谈养生之道,让其清心寡欲、保养正气。这些御医都是品性高洁之人,医术更是不同凡响。他们治好了天子的急症、顽疾,还能通过诊脉预测出其福祸吉凶。
  • 他们深知,炼就医术之前,先要领悟医道。心中有道,望、闻、问、切之法才能真正救人于病痛疾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