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6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佐渡道世日本东京报导)美国司法部正在对一名中国留学生使用无人机拍摄弗吉尼亚州造船厂的行为进行基于反间谍法的罕见起诉。美国海军正在该造船厂建造核潜艇。在日本,护卫舰“出云号”也被无人机拍摄,相关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加强军事设施的无人机防御措施已成为首要的任务。
美国海军的造船厂被无人机拍摄,今年1月因间谍嫌疑被逮捕的是明尼苏达大学的在籍博士生施凤云(Shi Fengyun)。美国媒体Wired在5月底报道了此事。
被告施凤云于1月5日在弗吉尼亚州汉普顿路德的造船厂周边操作无人机。当地居民发现异常并立即报警,被告随即丢弃无人机逃离现场。
FBI从被扣押的无人机中找到了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造船厂的视频。被告施凤云因在造船厂及其周边300米内无许可操作无人机被逮捕,并根据间谍活动相关法律被控以六项轻罪起诉。
调查当局正在深入调查被告是否与中国共产党有过接触等背景信息。如果被告承认与中国情报机构存在联系,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法律责任。一旦定罪,每项罪名最高可判处1年有期徒刑。
在日本“出云号”被空中拍摄
3月底,中国社交媒体上出现了海上自卫队护卫舰“出云号”的航拍视频,该事件引起广泛关注。防卫省经过超过一个月的调查后,认为该视频极可能是真实拍摄,而非计算机生成图像。
自称“世界首席无人机偷拍艺术家”的用户在3月底通过中国视频社交平台“BiliBili”发布了在横须贺港拍摄的“出云号”视频。视频中清晰展示了舰船编号、结构和雷达等设备。该视频虽然很快被删除,但在 X(原 Twitter)上也出现了相似内容并被广泛传播。
“出云号”原本是一艘大型搭载直升机的护卫舰,目前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改装,以配备能垂直起降的 F-35B。面对印度太平洋地区与中国的战略及军事紧张局势,正在改装的“出云号”是日本防卫的核心,被誉为“国之重器”。
该账户还上传了多个视频,登出了同在横须贺基地的美国航母艾布拉罕·林肯号和阿利·伯克级宙斯盾舰等美军舰艇的视频。
在接受美军机关刊物《星条旗报》的采访时,美海军横须贺基地的公关负责人表示,美海军犯罪调查局(NCIS)正在调查相关图片的真实性,并指出目前没有安全问题。
神奈川县警方与自卫队协商后,开始搜查涉嫌违反飞行禁止法的小型无人机等。在此报道后,该账户发布消息称:“日本警方想要逮捕我,我在中国感到非常害怕”,并强调其行为与中国政府无关。
大纪元尝试联系该账户,但截至文章发表时未获回应。
军事记者山田敏弘在其网络节目中分析此事件,认为涉事者可能不是官方工作人员。他指出:“如果是真正的官方工作人员,对中国(政府)更有利的做法是保密信息,而不是公开日本的防御漏洞。”他还建议引入阻断机密设施中可疑无人机信号的系统或设备。
另一方面,一位警察官员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即使不是工作人员,(中国政府)当局也能通过卫星通信系统掌握中国制造无人机使用 GPS的移动信息。无论此人是否为工作人员,无人机都在向(中国政府)当局发送和接收信息。
“自由”成为防御的障碍
在这起事件中,日本关键设施的安全漏洞被曝光。防卫大臣木原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对此次事件感到非常严肃。由于无人机越来越难以被探测,我们将全面加强基地的安保措施。”
在起诉无人机摄影者时,自由权的冲突成为一个难题。在美国,曾有地方报纸记者从公路上拍摄军事基地被安保人员拘留的案例,最终以“侵犯自由”为由,安保人员被判支付 1.8 万美元罚款。
被告施凤云的案例是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制定的反间谍法进行起诉,但在美国,将拍摄行为作为间谍行为被起诉极为罕见。
专家指出,被告施凤云的案例是首次将反间谍法应用于无人机拍摄,起诉后的走向不明。
在日本,因无人机飞行问题,平成 28 年制定了“小型无人机等飞行禁止法”,禁止在自卫队、美军基地、首相官邸、核反应堆及其他“可能成为恐怖袭击或间谍活动目标的重要设施”附近无许可飞行无人机,违者可被判一年以下徒刑或 50 万日元以下罚金。
在冲縄县,当地媒体对该法表示反对,称其为“可能遮住天空之眼”的“遮眼法”,并以此为由反对制定无人机使用规则,认为这违反了宪法保护的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
不发射电波且无法探测的无人机
无人机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受卫星通信限制、通过编程实现自主飞行的无人机,这种无人机不发射电波。因此,按照现有的对策,可能无法被探测到。在参议院外交防卫委员会上,榛叶贺津也议员(国民民主党)指出了这一点,并要求防卫省迅速采取对策。
防卫省表示正在考虑引进具有高度探测能力的设备,并显示了可能引入特殊的对无人机雷达或UAV系统用来应对的可能性。在随后的众议院外务委员会上,鬼木诚防卫副大臣表示,一旦发现无人机,将通过干扰电波强制其着陆等措施。
英文报纸“日经亚洲”报道称,小型无人机有时会被误认为是“鸟”,而高速且机动性高的无人机可能“无法持续追踪”。
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中,双方都在苦苦应对无人机攻击。无人机比导弹便宜,并且可以在民间市场上获得,因此在非对称战中是不可忽视的战力。
随着无人机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各国都在对军事机密的泄露风险保持警惕。从安全保障的角度看,加强法规的制定和警卫体制的强化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