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生脉术精湛 断人生死从未失算

文/颜丹
中医的诊脉术十分精妙,示意图。(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964
【字号】    
   标签: tags: ,

古代的中医博大精深,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它所蕴藏的神奇力量。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的基本技能,诊病方式看似简单,但成效要想达到极高层次却并非易事。这其中的每一项都神妙莫测。不抱着“普救含灵之苦”的“大慈恻隐之心”,古代那些药到病除的医术、能断人生死的脉术都是练不出来的。

把脉后能知道女人死期的浙江名医莫士英

明朝时,在浙江一带有位医生名叫莫士英(字士颖)。他以前是太学里的一个学生,年少时身体不好,得病犹如家常便饭。因他对方书极感兴趣,就自己拿来研读。时间长了,不但治好了自己的病,还能为别人解除病痛。他的脉术很准,给人把脉后能断人生死。

一次,有两个女人先后来找他看病,其中一个说自己得了痨病,快不行了。可莫士英却说:“这不是痨病,吃几副药就能好!”另一个女人看起来没什么大病,可莫士英把脉后却告诉她:“你的脉象有问题,怕是活不过今秋了!”后来果然都如他所说的那样。

有一年,当地发生了瘟疫,死者甚众。莫士英把自己悉心研制的药方拿出来,挨家挨户地给人送去,帮他们免费治疗。他的药十分有效,很多人都活了下来,疫病也慢慢消失了。那些被他治好的人,家家户户都把他的活人牌位供在家里,每天行礼叩拜。

他去世后,其后代子孙继承了他的医术与医德,也颇受当地人敬仰。提起莫家,十里八乡的人都会称赞道:“三世为医,其后必兴,莫氏昌矣!”

通过脚上的脉象能知道举人死期的嘉定名医傅璪

明朝时,苏州嘉定县有位医生名叫傅璪(字汝文)。他家世代行医,年少时祖父给他看过方书,后来他就能给人把脉了。他把脉后能立刻说出患病之人是否还能治。对那些无药可医的,甚至能知道其死亡之期。太学里一位监生的妻子去世了,家里人还未将她入殓下葬。傅璪到监生家一看,发现那女人并没有死去,只是昏厥了。他立刻开出方子,给病人灌下一碗汤药后,她就醒过来了。

有一日,他跟一位姓沈的举人一起在夜里坐船出行。到了晚上,那举人睡着了。傅璪不小心碰到他的脚时,便察觉出脉象不对。于是,他对那人的父亲说:“令郎病得不轻啊,您应该让他在家养病,怎么把他带出来,还走了那么远的路啊!”他的父亲听了,并不在意。可是,等船走到半道时,那举人就死了。

以前,他住的村子里有户姓黄的人家,一家老小都在同一时间生病了。当地谁都治不好,后来傅璪去了他家。配好一副汤药,然后就离开了。他前脚刚走,黄家的男主人后脚就听到有两个鬼在屋里说话。其中一个说:“姓傅的来了怎么办?”另一个说:“你看我把他的药倒了!”话音刚落,男主人床边放着的汤药碗一下子就被弄翻了。他看着汤药流了一地,只好再去把傅璪请来。听他说了先前发生的事,傅璪把汤药端来,亲自喂给病人喝。药喝下去,病人的病就好了。

有位姓陆的詹士(詹事),夫人中了蛊毒,别的医生都束手无策。傅璪拿出自己研制的药,只给她喝了一小勺。然后,她立刻想去厕所,等回来的时候,病就好了。

他的医术神妙莫测,人家都以为是哪位修道的高人传给他的。他还当过县里的医官,负责教授其他人学医。他人品贵重,令人敬仰,当地人都亲切地称他“颐善先生”。

把脉后能知道孩子装病的太平府名医谢承文

明朝时,太平府有位医生名叫谢承文(字郁宇)。他从小对医理有着极高的悟性,长大从医后,脉术也越来越精湛了。有病人来了,只要经他把脉,就能知道自己的病是否还能治。他的脉术太过神妙,于是有人不信,总想找机会试探一下真假。

一天,有个人看他远远走过来,就从高处往下跳。那人摔在地上,并没有马上起身,而是假装快要死了的样子,并让其家人把他抬到谢承文的面前。谢承文给他诊脉后说道:“人是及时送来了,但命却没了。”在场的人都以为他乱说,但没过一会儿,那人就真的死了。大家问他是何缘故,他说:“从高处摔下来的时候,他肠子已经断了。”

另有一人带着生病的孩子来找谢承文。他给孩子号脉后,只是微微一笑,什么都没说。他避开孩子的父亲,向那孩子问道:“你是不是因为不想去私塾,所以就在父亲面前装病?”孩子低头没吱声。他给孩子拿了一些点心,叮嘱他下次别这样做了。

有一次,他跟一个朋友把酒言欢。席间喝多了,告别时朋友握着他的手不放。这时,他已经觉察到朋友的脉象有问题,并知道他得了什么病。到家后,他赶紧配了一副药,然后对他的家童说:“如果那人来找我,就把这副药给他吧!”没过多久,那位朋友就踉踉跄跄地来找他了。喝了谢承文配的药,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谢承文的脉术出神入化,令人折服,医术也十分精妙。很多人认为,就算是“金元四大家”[注1]来了,医术也不过如此吧!

注1:金元四大家或称金元四家,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现代社会,有些人会认为算命先生能算准别人,却算不准自己。其实在中国古代,能算准自己命运,甚至离世之期的高人、术士比比皆是。因天机不可泄,有时是不便说与外人听的。
  • 在现代社会,已有医学研究者表示,“人体的每一系统、每一器官都是造物主的杰作。”西方宗教人士也认为,人的身体“不只是化合物组成”,“而是上帝别出心裁的创造”。
  • 在中国古代,一些修佛、修道的世外高人能制作出功能显着或疗效神奇的药丸。这与他们掌握的秘术,尤其是修炼出的神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世间云游时,若遇到具足慧根或颇有悟性的人,他们就会拿出这样的药丸,目的是让人能有所了悟,从而促成修炼的机缘,踏上返本归真之路。
  • 中国古代的针灸术源远流长,尤其是针术,更有出神入化的功效。据史料记载,中医鼻祖神农氏曾“尝草制砭”“尝百药而制九针”。在中医大家的必读书目《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九针”的样式和用法。将细针缓慢地扎入身体就能治病,这种异乎寻常的诊疗方式也证明了人体中用显微镜都观察不到的穴位是真实存在的。
  • 古代中医有许多诊疗方法都极为神妙,而其中的太素脉就堪称一绝。说起太素脉,有人认为是脉术,也有人说是相术。因为它与一般的脉术不同,不但能诊断病情,还能预测人的贫富贵贱、祸福夭寿。据史料记载,太素脉始于唐,兴于宋,而流传于后世的则是明代“青城山神仙张名太素者”所着的《太素脉决》(后为《订正太素脉秘诀》)一书。
  • 资深中医师赵丰宇非常欣赏坤德中医养生轩遵循中医传统疗法,将针、灸、药草、拔罐、刮痧等古法,融入适合现代人生活习惯与步调的治疗中。(shutterstock)
    在过往几千年中,随着朝代更迭,人们渐渐背离了对天地、神佛的正信,在世风日下的社会中,人心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败坏。瘟疫若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集中爆发,一般就是这个朝代到了覆灭之时。比如明朝,就是在各类瘟疫的密集爆发中,加速走向终结的。
  • 有关异人的记载,在中国古籍中并不少见。他们一般隐居在山野之中修炼着出世之道。到一定层次后,便具备了一些神通法力,又或者精通于某种异能异术。当机缘成熟时,他们会出山寻找有德之士,比如怀有大慈恻隐之心的行医者,将能治病救人的秘术或法术传给他们,使之得以善用,并让世人也能福荫并感恩于上天的好生之德。
  • 中药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质。(Shutterstock)
    古代医者多以救人性命为重,甚少有拿医药当牟利手段的。为穷苦的病人出义诊,动辄还施金、赠药的医生比比皆是。这就是古代中国民间大夫对淡泊名利的身体力行。
  • 明代的许多御医的一生都极富有传奇色彩,有的因帝王爱重而在医官的最高品阶上连任了好几朝;有的敢直言进谏,劝皇帝反躬自省;有的则与帝王畅谈养生之道,让其清心寡欲、保养正气。这些御医都是品性高洁之人,医术更是不同凡响。他们治好了天子的急症、顽疾,还能通过诊脉预测出其福祸吉凶。
  • 他们深知,炼就医术之前,先要领悟医道。心中有道,望、闻、问、切之法才能真正救人于病痛疾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