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征文选登

【母亲节征文】天堂里的妈妈 ——母亲节献礼

作者:张永
父母在,我们还有出处。父母走,人生只有归途。“妈妈”,是个古老的话题,是个永恒的思念,是个亲切的称呼,是我们熟悉的背影,是我们生命孕育的缔造者。(Shutterstock/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83
【字号】    
   标签: tags: , ,

父母在,我们还有出处。
父母走,人生只有归途。

妈妈
是个古老的话题,
是个永恒的思念,
是个亲切的称呼,
是我们熟悉的背影,
是我们生命的孕育者。

妈妈
是伟大的称谓,
是勤劳的楷模,
女+马=妈,
为我做牛做马的女人就是妈。
我怎能不爱她?

三岁时:妈咪,我爱你。
十岁时:妈,随便啦。
十五岁时:妈,你真的很烦。
二十岁时:妈,我想要离开这个家。
三十岁时:妈,你当时是对的。
四十岁时:我去我妈家。
五十岁时:我不想失去我妈。
七十岁时:只要我妈还能在这儿,我愿意照顾她。

对于妈妈,我们说的话最多的是:
妈,衣服在哪儿?
妈,吃什么菜?
妈,我走了。
妈,我没钱用了。

而妈妈呢?
吃饭时,妈妈说:别等我,你先吃。
结婚时,妈妈说:别管我,你小日子过好。
生病时,妈妈说:别吓我,妈没事。

我的好妈妈,时光请别伤害她,如果有一天,妈妈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请您紧紧抓住我的手,我会陪着您慢慢走,就像当年您牵着我一样。

我只有一个妈,怎能不爱她?
是她孕育了我的生命,
是她陪伴我幸福童年,
是她告诫我从小立志,
是她目送我工作远行。

逢年过节,妈妈头上的白发多了。
逢年过节,妈妈脸上的皱纹深了,
该回家去看看妈妈了。
妈,我想吃您炒的菜。
妈,我想吃您捻的粑。

妈妈,妈妈,
儿今天叫一声妈,禁不住泪如雨下。
到如今,我们阴阳两隔。
妈妈,您在天堂好吗?
您的儿子今天想念您啦……

点阅更多【母亲节征文选登】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缓缓走进阳光。无尽回合中,我们乘着悠远绵长的时光滑翔,间中有失望有希望,有信仰和也有爱。生命的魅力正在此,有挑战有感动才深具有吸引力。
  • 爸没有显赫的背景,但是有许多的坚持,无尽的爱心、毅力和牺牲支撑着爸完成了他的坚持,我是最大的受益者。爸,我永远爱您!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美德,“夫孝,德之本也”,孝不仅体现在家庭生活,也贯穿于社会的不同层面。在君王,舜孝感动天,以孝齐家、治国、平天下;汉文帝以孝心事亲、以仁孝临天下,开创中华盛世“文景之治”;在民间,闵子骞以“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的宽容仁爱之心,感动了继母,化恶缘为善缘,成为后世称颂的典范。
  • 母亲最感兴趣的是唐人街的老人中心。那里是些七老八十的人,其中大部分又是台山人。在那里,他们可用台山话说长道短,从盘古开天地讲到乡下的喜庆婚葬,一时哭,一时笑,一时唱,日子过得挺快乐。
  • 电视贺岁节目聒噪着,没人看,家人走进走出准备吃团圆饭。老妈坐在轮椅里,老眼昏花看着从国外回来的六岁外孙女,嘻嘻哈哈逗弄小狗。她忽然举起手似要说什么,又颓然坠下,清一清喉咙慢慢说:“Ergu走的时候,也是这么大……”声音混浊不清的,又转头问我,“老施不知道怎样啰?”
  • 这几年下来,因为在夜校教书之故,披星戴月早已成了习惯,某天下班,车上了高速公路,广播里传来一这首熟悉的卡农,乐声承载的回忆又让我想起了母亲,彰化到台中不过几分钟的车程却足以让我泪眼婆娑,下交流道后车停在路旁的我泣不成声,情绪再度溃堤……
  • 婆婆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母爱,然而,她对儿孙倾尽心力的付出,表现出她伟大的母爱,她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慈母。
  • 然而,父亲节的缘起,却是一个令人伤感和深思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断地在提醒我们,行孝要及时,莫要等父母去世后才追悔莫及。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让人伤痛不已。因此,记住这个深刻的教训,才是父亲节最大的意义。
  • 记忆中的母亲是一个聪慧好学、做事有效率的人。而且,她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学什么像什么,往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上一层楼。
  • 中华传统的母亲花又叫忘忧草。(农粮署桃园提供)
    Yoki几乎没有感受过母爱,3岁时父母就离婚了。长大后,她正憧憬拥有一个自己的幸福家庭时,又被嗜赌的母亲连累,关进了拘留所。这样的成长过程,让Yoki觉得前路一片灰暗,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但是,转机出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