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要离】施苦肉计 成就吴王阖闾成霸主

文╱常山子
庆忌一惊,回头用手挥向要离,没挥中;再挥手又落空;第三次一挥,庆忌揪住了要离的头,接着按入水中,再提起放在自己的膝上,庆忌说,“你竟敢动矛来伤害我!”(清玉/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38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在历史上,刺客通常授命去刺杀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任务可能成功,可能失败,但最终面临的往往是丧失性命。

那么,他为何答应去做这样一件危及自己生命的事呢?为了尽忠,为了报恩,为了知己等等无一而足。而刺客要离为的又是什么呢?

春秋期间阖闾二年(公元前513年),刺客要离进宫晋见吴王阖闾。但阖闾一见要离身高不到五尺,也就是一米多一些,身材瘦小,长相又极为丑陋,即大失所望。

阖闾不高兴地说,“子胥说的勇士要离,就是你吗?”

两年前,王僚十二年(公元前515年),阖闾命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后,取得王位。此刻的阖闾正担忧身处卫国的王僚之子庆忌,联合诸侯前来讨伐,于是决定派出刺客,前去暗杀公子庆忌。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要离。

眼前的要离如此瘦弱,阖闾不禁暗自抱怨起伍子胥,“怎么推荐了这么瘦小的人啊!”

“是的,在下正是要离。”看出吴王的心思,要离说:“我虽然瘦小乏力,迎面风吹就会倒地,背面风吹就前仆,但如果大王有命,我岂能不尽微薄之力。”

见阖闾沉默许久,要离便说:“大王您是忧虑公子庆忌吧?我能杀掉他。”要离知道,今日吴王的召见,就是要自己去行刺公子庆忌。

阖闾回说:“庆忌的勇敢天下闻名。他的筋骨结实有力,万人都无法抵御;他飞步能追上奔跑的野兽,一挥手可抓得空中的飞鸟。他的骨骼肌肉呈腾飞之势,拍拍膝盖能跑数百里。”

有一回,阖闾乘着驷马之车,都追赶不上庆忌;朝着他弯弓射箭,庆忌居然接住了飞箭。“现在看起来,你的力量是比不过他的。”吴王说。

“我听说安于自己妻子儿女的欢乐,不尽效力于国君的义务,就是不忠;贪恋家小妻室之爱,而不去消除国君的忧虑,就是不义。”要离说,“大王,您若决意杀公子庆忌,我就能杀掉他。”

要离居然有如此的决心与气魄,吴王点了点头,接着,便听取要离预想的计谋。

按照计划,吴王命人砍掉要离的右臂,要离接着假装获罪外逃,离开吴国。吴王也马上派人抓走要离的妻子与儿子,杀害后扔在街市上。

吴王命人砍掉要离的右臂,要离接着假装获罪外逃,离开吴国。(清玉/大纪元)

要离外逃,每到一处,逢人即诉冤,吴王杀其妻儿。

最后,来到了卫国,求见了庆忌,要离说:“公子,您应该知道阖闾暴虐无道,如今阖闾杀我妻儿,把他们带到街市上焚烧,他们没有罪却惨遭杀害。”

见公子庆忌信了自己,要离又说,自己对吴国的大小事,都了如指掌,“公子,我希望凭借您的勇力,当可一举擒获阖闾。您何不与我回吴国,为您父王报仇!”

庆忌果然信了要离,当即挑选了一批士兵,马上进行训练。三个月后,要离随行下,庆忌领兵出发,前往吴国。

这天,他们搭船前行,行至大江湍流之处,要离就坐在上风的位置。一阵风吹来,要离借助风势,用矛钩住了庆忌的帽子,又顺着风势,刺中了庆忌。

庆忌一惊,回头用手挥向要离,没挥中;再挥手又落空;第三次一挥,庆忌揪住了要离的头,接着按入水中,再提起放在自己的膝上,庆忌说,“你竟敢动矛来伤害我!”

此时的庆忌也已意会:要离外逃,妻儿遭到杀害,都是为了刺杀自己所做的安排,他不由得钦佩要离对吴王的忠心与勇气,“你了不起啊,真是一个天下勇士。”

一旁的士兵这时拿起刀准备杀死要离。身受重伤的庆忌却赶紧阻止,“此人也是天下的勇士,怎么可以一天之内杀死两个勇士呢!”虽然死于要离手里,庆忌却对要离升起了惺惺相惜之情。

垂死的庆忌告诫左右的人:“让要离回到吴国,以表彰他对吴王的忠心。”说完,庆忌即身亡。

要离乘船抵达江陵后,神情忧伤得不肯前行。随从问道:“您为何不走了?”

“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子,以效力国君,这是不仁;为了新任国君而杀掉前任国君的儿子,这是不义;看重自己的生死,既不高贵也不合义。如今我贪恋活命而毁弃善行,就是不义。一个人活在世上,却有这三种恶行,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天下之士?”话音未落,要离就纵身跳入江中。

随从赶紧将他救了上来。

要离说:“我怎么能不死呢?”

“您暂且不要死,应回到吴国等着接受官爵、奉禄啊。”随从说。

要离就斩断自己的手脚,伏剑自杀了。

要离施了苦肉计,牺牲了妻儿,弑杀了前国君之子,自知是谓“合于忠而不仁不义”,最后痛苦地自杀了,丝毫不恋名利官爵。

《吕氏春秋》则评价要离,除了尽忠,不恋官位名利也符合了“廉”,曰:“要离可谓不为赏动矣。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贵富而忘其辱。”

此后,吴王阖闾确立了地位,启用“兵圣”孙武与伍子胥,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要离无条件事君尽忠,看似必然,这或许也正是冥冥中的安排,在阖闾承天命崛起的过程中,要离刺杀庆忌,以免去王位争夺,避免吴国百姓受战乱之苦。同时也演绎了──刺客:这个在历史上悲壮的、悲剧性的角色。@*#

事据《吴越春秋》

【注释】关于庆忌之死,史书记载不同。《左传》记载为吴人所杀。不过在《吴越春秋》、《东周列国志》等古籍里,都详实记载了要离刺杀庆忌的过程。◇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后来在吴国受封于申,故又称申胥。他一生中谋略迭出,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智勇兼备的名将,但命运坎坷、屡遭磨难,最后甚至得不到善终。
  •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践,他在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最终反败为胜。而吴王夫差亡国前亦有先兆。
  • 只见孙武威武的站在原地,他严肃的对宫女说:“战场上,士兵纪律弄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接着他沉默了一下,继续说:“但现在已经解说的得清清楚楚,却不遵照号令行事,那就是军官和士兵的过错了。”
  •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在水边隐居的高人,经常亲近自然,日常活动都能保持心态纯净。徐明义画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义 提供)
    谁是古今“茶神”“茶圣”呢?爱好茶道之人都会想起陆羽(字鸿渐、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陆羽的足迹踏遍中国种茶名山和名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成了《茶经》传世,开导后人茶文化的风尚流传至今,并使得中华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经典。陆羽对茶的研究为何能脱颖而出留下千古的功业呢?陆羽是怎样和茶结缘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经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响的一生。一起来探索陆羽的生命之《歌》!
  • 清代女学兴盛,才媛辈出,官眷闺秀的交游聚会,往往充满了儒雅和诗意。出身湖阳世家的恽珠,才思敏捷,少女时期的诗作《锦鸡诗》,独具娴静高华的气质,而且流露出化凡禽为神鸟的超凡脱俗的志向。
  • 世人皆知梅花是早春花木,她为梅花作诗,偏要说:“一枝留待晚春开。”沦落风尘的她,却因为这句诗,在及笄不久的美好年华遇见人生伴侣。从此,二人诗画相酬,山水作伴,成就一段才女配名士的佳话。
  • 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他一生画了三百多幅壁画,并有近一百幅卷轴画被皇宫收藏。民间画工称他为“画祖”,史称“画圣吴道子”。
  • 清代诗坛有一位才女,长于书香之家,嫁入诗礼之族。她身边的亲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这个文学家族中,一颗光华熠熠的明珠。
  • 山东才女王照圆,不仅是郝懿行治学生涯上的贤内助,自己也留下了补注古文的专业著作。
  • 飘然尘外,一洁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飞还歇、徘徊空阶,她也是一只漂泊半生的秋日残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