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流芳】共饮长江水的相思情意

font print 人气: 896
【字号】    
   标签: tags: , , ,

迢迢长江水,奔流不息,是历代文人墨客不断咏叹的壮观景象,传递着丰富多样的情感: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书写情深似水和依依惜别的韵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寄托韶光易逝和壮志难酬的感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表达历史兴亡和宇宙永恒的哲思。

宋朝的李之仪,立于长江之畔,则以江水之无尽比喻情意之绵长,写下一首流传千年的相思词——《卜算子》……

订阅频道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1OYKxRpBsudVX2zY2rrdw

古韵流芳】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吕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他独自站在桥头,任凉风吹拂着衣袖。直到新月初上,冯延巳仍然舍不得离去。他究竟为何而惆怅,为谁而伫立?这个或许他自己都无法回答的问题,激发了创作的才思。这股朦胧而浓郁的情绪,在他笔下变成一首韵味悠长的小词《鹊踏枝》……
  • 上任之前,同僚为他设宴送别。面对着春光将逝的景致,想起自己努力实现却遥遥无期的北伐战争,辛弃疾越发感到风雨的无情和理想破灭的苦闷。在宴席上,他把酒也难欢言,饱蘸着血泪,写下一首文辞豪壮而情感深沉的慢词《摸鱼儿》……
  • 他反而劝慰大家,举杯遥祝夕阳,请它停驻片刻,再为锦绣繁花留下片刻的明媚霞光吧! 正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宋祁作为填词大家,怎能不留下一首宴饮酬唱之作?于是便有了《玉楼春‧春景》一词……
  • 杜牧笔下繁华绮丽的扬州,一去不复返,一股国破家亡的悲思涌上姜夔心头。在浪漫多情的年纪,姜夔来到了扬州,怎能不留下歌咏的作品,又怎能不提到杜牧?但是这样的扬州,又该如何描述?心情纷乱的他,写下了一首《扬州慢》……
  • 外驱金虏,内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飞以忠义许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平定杨么的洞庭湖之战,可说是岳飞军事生涯中一部惊人的杰作。
  • 在现代社会,有些人会认为算命先生能算准别人,却算不准自己。其实在中国古代,能算准自己命运,甚至离世之期的高人、术士比比皆是。因天机不可泄,有时是不便说与外人听的。
  • 自束发从军到收复建康,岳飞征战八年,身经大小二百余战,终成一位统领精锐部队的青年将领。金兵撤退后,之前溃逃的宋兵沦落为匪寇,继续在江西、两湖横行作乱。岳将军来不及掸去一身征尘,毅然投入平定贼寇的战事。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一曲《扬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时古城扬州的萧条景象。南宋初年,不仅是扬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铁蹄下遭受着战火浩劫。乱世中成长起来的大将岳飞,在一片哀音中谱出不一样的声调。
  • 公元1127年,赵宋的年号从“靖康”改为“建炎”。宋高宗登基称帝,历史正式从北宋过渡到南宋。20多岁的新天子,对金人是战是和仍然是举棋不定的态度。同样年轻的岳飞,却呈上一封言辞恳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