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流芳】人世几番风雨 春归梦已凉

font print 人气: 4489
【字号】    
   标签: tags: , , ,

淳熙六年(1179年),南宋词人辛弃疾已经四十岁了,这是他离开家乡、南渡入宋的第十七年。这一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多了几场风雨,也似乎变得更加短暂。

辛弃疾的笔下,从来不缺少风雨的影子,那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物是人非,也是“可惜流年,忧愁风雨”的飘摇乱世。在他眼中,风雨蹉跎了他的青春岁月,消磨了他的毕生理想。

这位有志于收复失地的江南孤客,多年来在南方兜兜转转,做着各种与北伐无关的地方官,甚至大半的时间被罢官闲置。这一次,辛弃疾再次接到朝廷的调任令。他明白,这是天子对他的又一次敷衍罢了。

上任之前,同僚为他设宴送别。面对着春光将逝的景致,想起自己努力实现却遥遥无期的北伐战争,辛弃疾越发感到风雨的无情和理想破灭的苦闷。在宴席上,他把酒也难欢言,饱蘸着血泪,写下一首文辞豪壮而情感深沉的慢词《摸鱼儿》……

订阅频道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1OYKxRpBsudVX2zY2rrdw

古韵流芳】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吕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晚唐时期,风流天下闻的诗人杜牧,与这座城市结缘,常常在宛溪边的古刹游览行吟,写下优美的诗文。在35岁那年,杜牧登上寺中水阁,瞭望荒草连空,天高云淡,前朝人事湮灭无迹,水岸百姓仍然世代生活。他不禁思接千载,触动了物是人非的怀古幽思,写下一首即景抒情的怀古诗歌《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 古诗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文人的情感总是细腻而含蓄的,这位书生望着荷花,想着家乡,将满腔的思乡情绪,倚着词牌《苏幕遮》的声律,轻轻吟唱出来……
  • 在南宋的一个秋天,落魄的文人吴文英,在江南和友人道别。那时候秋雨才过,秋风飕飕,碧绿的蕉叶发出凄凉的声响;佳人相送,垂柳依依,将行的孤舟仿佛被离情羁绊不肯远去。吴文英伤感地想到,过往如梦境悠悠,又似流水落花不可挽回。 忽然,一道灵光闪现,他为自己的种种愁绪,想到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于是就有了这首《唐多令·惜别》……
  • 他独自站在桥头,任凉风吹拂着衣袖。直到新月初上,冯延巳仍然舍不得离去。他究竟为何而惆怅,为谁而伫立?这个或许他自己都无法回答的问题,激发了创作的才思。这股朦胧而浓郁的情绪,在他笔下变成一首韵味悠长的小词《鹊踏枝》……
  • 汉武帝在位时,版图辽阔,国力强大,对横行于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采用汉高祖时代的和亲政策,而是对匈奴发动一波波的大规模反击。在对匈奴长达几十年的征战中,卫青、霍去病、李广三人,是抗匈奴名将,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战功最大者。
  • 康熙年间,大阿哥允禔曾掌管养心殿营造事务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进殿拜见,并与康熙皇帝闲谈。
  • 外驱金虏,内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飞以忠义许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平定杨么的洞庭湖之战,可说是岳飞军事生涯中一部惊人的杰作。
  • 在现代社会,有些人会认为算命先生能算准别人,却算不准自己。其实在中国古代,能算准自己命运,甚至离世之期的高人、术士比比皆是。因天机不可泄,有时是不便说与外人听的。
  • 自束发从军到收复建康,岳飞征战八年,身经大小二百余战,终成一位统领精锐部队的青年将领。金兵撤退后,之前溃逃的宋兵沦落为匪寇,继续在江西、两湖横行作乱。岳将军来不及掸去一身征尘,毅然投入平定贼寇的战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