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流芳】南唐的一缕闲情 开启北宋词风

font print 人气: 1568
【字号】    
   标签: tags: , , ,

春色满园,芳草翠柳,美丽的景色为何让人心生愁绪?是感慨光阴的飞逝,还是叹息理想的落空,是思念魂牵梦萦的伊人,或是为无法摆脱的莫名心情而伤怀?

南唐的宰相词人冯延巳,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心中总是郁结着一分愁情。他挣扎着想要抛却,以为自己放下了,然而每年面对明媚的春景时,才发现新愁旧怨,早已纠缠盘结在一起,永远也化不开了。

他独自站在桥头,任凉风吹拂着衣袖。直到新月初上,冯延巳仍然舍不得离去。他究竟为何而惆怅,为谁而伫立?这个或许他自己都无法回答的问题,激发了创作的才思。这股朦胧而浓郁的情绪,在他笔下变成一首韵味悠长的小词《鹊踏枝》……

订阅频道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1OYKxRpBsudVX2zY2rrdw

古韵流芳】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吕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得知朋友归隐南山的心意,他也生起无限向往之意,便不再挽留,送上最深切的祝福。望着朋友绝尘而去的渺渺身影,他写下一首五言诗,纪念这场送别。这首诗就是“诗佛”王维的代表作《送别》。
  • 有一座楼阁,自初唐兴建后的千百年来,一次次遭遇兵燹战火的摧毁,又一次次在废墟上重现高大富丽的模样。人们在意的,不仅仅是延续一座古建筑的生命,更多的是赋予它绵延文蕴的才子和他的诗文双璧。这就是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之后作的《滕王阁诗》。
  • 古诗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文人的情感总是细腻而含蓄的,这位书生望着荷花,想着家乡,将满腔的思乡情绪,倚着词牌《苏幕遮》的声律,轻轻吟唱出来……
  • 在南宋的一个秋天,落魄的文人吴文英,在江南和友人道别。那时候秋雨才过,秋风飕飕,碧绿的蕉叶发出凄凉的声响;佳人相送,垂柳依依,将行的孤舟仿佛被离情羁绊不肯远去。吴文英伤感地想到,过往如梦境悠悠,又似流水落花不可挽回。 忽然,一道灵光闪现,他为自己的种种愁绪,想到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于是就有了这首《唐多令·惜别》……
  • 外驱金虏,内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飞以忠义许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平定杨么的洞庭湖之战,可说是岳飞军事生涯中一部惊人的杰作。
  • 在现代社会,有些人会认为算命先生能算准别人,却算不准自己。其实在中国古代,能算准自己命运,甚至离世之期的高人、术士比比皆是。因天机不可泄,有时是不便说与外人听的。
  • 自束发从军到收复建康,岳飞征战八年,身经大小二百余战,终成一位统领精锐部队的青年将领。金兵撤退后,之前溃逃的宋兵沦落为匪寇,继续在江西、两湖横行作乱。岳将军来不及掸去一身征尘,毅然投入平定贼寇的战事。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一曲《扬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时古城扬州的萧条景象。南宋初年,不仅是扬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铁蹄下遭受着战火浩劫。乱世中成长起来的大将岳飞,在一片哀音中谱出不一样的声调。
  • 公元1127年,赵宋的年号从“靖康”改为“建炎”。宋高宗登基称帝,历史正式从北宋过渡到南宋。20多岁的新天子,对金人是战是和仍然是举棋不定的态度。同样年轻的岳飞,却呈上一封言辞恳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