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2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燕综合报导)由于反对派武装组织在叙利亚大马士革掌权,北京在跟这个中东国家的双边关系上面临不确定性。
在阿萨德高调访华一年后,叙利亚政权出现迅速更迭,结束了阿萨德家族长达50年的统治。据俄罗斯媒体报导,被驱逐的阿萨德及其家人已在莫斯科获得庇护。
2023年9月,时任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浓雾中乘坐中国国航的飞机抵达杭州。此行将是他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出国访问,也是他为结束西方制裁导致的十多年外交孤立所做出的最新努力。
这次访问还包括阿萨德与中共党魁习近平的会面,这被广泛视为北京继续支持阿萨德统治的标志。
阿萨德倒台是中共在中东影响力下降征兆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陈世民告诉大纪元,“中共本身当然是伊朗跟俄罗斯背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者。对中共而言,阿萨德政府的倒台是它在中东的影响力大为下降的一个征兆。”
他补充说,这也是整个邪恶轴心——中俄伊朝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受冲击的一个表现。
自从去年最新一轮巴以冲突和俄乌冲突以及最近真主党与以色列的冲突爆发以来,阿萨德的主要盟友都受到削弱,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来保卫其政权,这也使得反对派武装能够在不到两周时间占领叙利亚的主要城市。
据悉,整个过程中,叙利亚政府军都是在象征性地抵抗,因为工资过低且士气低落,大部分士兵都自动解散了。
新政府不会求助俄伊中三国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范鸿达告诉《南华早报》,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叙利亚新政府是否会与美国或土耳其结盟,但“几乎可以肯定,反对派武装不会求助于俄罗斯和伊朗或北京”。
但出于区域安全的考虑,北京很可能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组织保持沟通管道。
据报导,包括国家安全部官员在内的中方官员与阿萨德政权在所谓的新疆维吾尔族分裂活动上合作。联合国报告表示,中共在新疆地区对维吾尔族少数民族实行种族灭绝等政策。
从叙利亚内战开始,北京就与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经常同步投票,二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频繁地在对阿萨德政权的制裁上使用否决权。
《外交政策》说,尽管北京在叙利亚的角色微乎其微,但支持阿萨德政权的联合国投票和言论可以作为其反击美国和挑战美国的一种方式。这是中共在国内宣传中需要的一部分。
依赖北京解决经济问题 阿萨德打错了算盘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0年叙利亚的经济总产出(GDP)大幅缩水至仅111.6亿美元,仅为内战爆发前一年(2010年)GDP的4.4%。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周日对《环球时报》表示,经济问题是导致阿萨德政权倒台的根本原因。过去,叙利亚依靠军事力量确保局势维持稳定,但经济问题削弱了政权维持军力的能力,这就是政府军迅速逃跑或投降的原因。
叙利亚的内战导致基础设施遭到大规模破坏,包括石油在内的多个经济关键部门被摧毁,同时叙利亚政府还受到严厉的国际制裁。
习近平承诺,给叙利亚数百亿美元投资。中共官方更将阿萨德政权标榜为“中国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
但是,叙利亚并未从中获得太大的实处。
2022年,叙利亚成为中共标志性扩张计划“一带一路”倡议的正式成员。根据中共商务部的数据,2022年,中国叙利亚双边贸易额为4.27亿美元,中方出口叙利亚共4.25亿,而从叙利亚的进口仅仅224万。
此外,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对叙利亚的直接投资存量也只有1,324万美元。
当阿萨德流亡后,中国社交媒体上关于他访问杭州“灵隐寺”的消息成为热搜。
中国网民调侃说,“当时灵隐寺许愿,祝愿叙利亚人民幸福,没想到这么快要实现了!”许多网友也回应称,“真灵验啊!”
据悉,阿萨德夫妇2023年访华期间到访灵隐寺。中共下令灵隐寺打破千年惯例,不仅在正门外铺设红地毯,还打开正门迎接阿萨德。上一次打开正门是1983年,中共前领导人邓小平到访。
责任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