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1月CPI涨幅持续下滑 创五个月新低

人气 2403

【大纪元2024年12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陈霆综合报导)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不如预期,涨幅连续3个月衰退,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低,加上制造业通缩持续存在,表明中共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十分有限。

周一(12月9日),中共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0.2%、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减2.5%。其中,CPI涨幅低于市场预期,且为今年7月以来的新低。

此前,路透社对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预测,11月的CPI涨幅或为0.5%,但实际涨幅不如预期。

在制造业方面,11月份的PPI年减2.5%,跌幅虽小于10月份的2.9%以及分析师预测的2.8%,但已连续26个月下跌。

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黑色金属材料价格领跌,降幅达7.1%,燃料和动力价格下降6.5%,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5.0%,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3.8%,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2.7%,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1.7%。

2024年11月15日,中国东山东省一家工厂里,一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工作。 (STRINGER/AFP via Getty Images)

马来亚银行(Maybank)经济学家艾丽卡‧郑(Erica Tay)表示,虽然中国的PPI通缩略为收窄,但似乎仍很顽固。

“制造业投入品和产成品的累积库存规模庞大,而且逐月增长。”她在一份电邮中告诉CNBC。

这表明,中国仍在努力应对国内需求疲软,而批发价格仍处于通货紧缩状态。尽管中共自9月份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降息、支持股市和楼市,以及努力刺激银行贷款,但情况依然如此。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中国宏观战略负责人刘洁(Becky Liu)在谈到美中正在进行的贸易角力时说:“我们认为中国通货紧缩将持续下去,特别是根据以往贸易战期间的经验。”

她告诉CNBC:“通胀,尤其是PPI通胀,通常会在这种时期降至负值,我们认为这次也不例外。”刘洁补充说,她认为中国的PPI通胀率在整个2025年都可能保持负值。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分析师在12月6日的一份报告中同样预计,明年中国的CPI数据将继续趋近于零。

凯投宏观公司(Capital Economics)助理经济学家加布里埃尔·吴(Gabriel Ng)向路透社表示:“我们预期产能过剩仍会让通货膨胀在2025年及之后保持低水准。”

经济学家对中国的经济前景仍普遍感到悲观,因为明年川普上任以后,中国将面临新的贸易关税,且中国房地产危机没有快速的解方,预计房地产低迷将长期拖累中国经济。

周一,惠誉评级公司(Fitch Ratings)将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4.3%,并将2026年的增长预测从4.3%调整为4.0%。

责任编辑:李沐恩#

相关新闻
【新闻大家谈】多国开启零关税谈判 中共掀桌子
【新唐人快报】马斯克吁“零关税” 欧盟速跟进
【新唐人快报】期盼川普撤关税?习连吃闭门羹
“果链”三巨头A股跌停 面临“生死抉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