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2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黄芸芸香港报导)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并购部联席主管卢穗诚表示,随着利率环境改善及私募基金活动回暖,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交易预计在今年底至明年陆续增加,并可能出现更多大型交易。
他指出,这类交易因涉及较高复杂性,可能需要多个合作方共同参与以解决融资问题。此外,他认为大陆私募基金在未来一年会更为积极,参与更多私有化活动,同时也对东南亚、日本、南韩及欧洲市场的并购机会保持高度关注。
今年大中华区并购市场表现疲弱,受高利率环境及地缘政治风险影响,截至11月底,全年交易额仅达2,970亿美元,按年下跌10%。瑞银预计,全年交易额将跌至3250亿美元,创下近15年新低。
不过,卢穗诚对明年市场复苏抱有信心,预计交易额按年增长至少15%,有望回到2023年的3,810亿美元水平,但距离2021年高峰的7,000亿美元仍有很大差距。他强调,融资成本高企及监管挑战将使市场在未来3至4年难以回到以往的交易高峰。
卢穗诚指出,私有化交易对港股市场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利率下调及私募基金活跃的背景下,大型私有化交易将越发普遍。此外,他认为,外国公司出售大陆业务的趋势仍将持续,而大陆企业在海外的并购活动则会集中在汽车、人工智能及医疗保健等领域,但大多数交易规模会限制在10亿美元以下,以避开潜在的监管风险。
针对近期有外资增持个别港股,市场猜测可能引发敌意收购,卢穗诚表示,香港的并购条例令敌意收购操作困难,成功机会低且成本高。他认为,外资增持更可能是希望趁低吸纳股份,并增加与管理层沟通的筹码,而非真正准备展开敌意收购。他强调,维持市场健康环境,避免敌意收购是更可取的做法。
展望未来,卢穗诚相信,大陆并购市场最迟将在2025年触底反弹,但要恢复至2015年至2021年的巅峰水平仍需时日。他形容,明年及2026年的增长将较为健康,并将持续关注汽车、AI、旧工业改造等行业的并购机会。同时,他预测,大中华区的并购市场整体表现将受私募基金活动及私有化交易推动,迎来稳健复苏。@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