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处之道!学会理解与接纳感情更融洽

作者:罗志仲(人际沟通讲师、身心灵工作者)

人气 168

编者按:该不该关电灯?一对夫妻为此小事争吵了20年。先生在作者的引导下,经历了回溯童年,自我觉察,最终理出头绪,洞察到不关灯的背后原因;一旁的妻子听闻后豁然明白,全然接纳丈夫的行为,不再坚持关灯省电。

了解自会带来接纳

朋友结婚二十年,夫妻俩经常为了一件事而吵架:丈夫在家时,无论白天晚上,总是开着灯。人在客厅,就开客厅的灯;人在房间,就开房间的灯;人在厨房,就开厨房的灯。而且离开时,总是不关灯。

妻子很生气,认为丈夫太浪费电了,不应该开那么多灯,应该在离开时随手关灯。丈夫则认为,这一点电费不算什么,也不会对两人的收入造成负担。况且,满室灯火通明,会让他心情大好,而且有安全感。

妻子很不以为然,认为家里采光良好,白天根本无须开灯就很明亮。晚上是需要开灯,但不必每一个空间都开灯呀。而最让她困扰的,是丈夫连睡觉时都要开灯,这已严重影响她的睡眠,两人已为此分房好几年了。

夫妻不知为此“讨论”过多少回,但两人都不肯让步,都坚持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对方要改变。最后,往往一言不合便吵起来,严重时可以几星期不说话,丈夫照样开灯,妻子则跟在后面关灯。二十年过去,孩子都念大学了,这个问题依然存在。

你认为谁对谁错呢?事情要如何解决呢?

与其坚持对错,何不试着理解对方

有次我去拜访,他们提起此事,又差点吵了起来,妻子请我帮忙“主持公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不想介入他们的纷争,也不想当判官,帮他们决定谁对谁错。我比较好奇的是:丈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家不关灯的?

妻子语带哀怨地说:“结婚后就这样了。”

我问丈夫:“是吗?”丈夫点点头。

“结婚前,你也如此吗?”我带着好奇,继续询问。

丈夫想了一会儿:“是。”

“你有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吗?”

“这……我倒是没有想过耶。”

只见丈夫抓抓头,陷入沉思,久久不语。

妻子正要开口说话,我制止了,请她稍待片刻,让丈夫好好想想。

大约过了五分钟,丈夫脸色突然一变,他想起一段孩提往事。

他说,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他跟着“阿祖”一起生活。“阿祖”是闽南话里对曾祖父的称呼。一般所谓隔代教养,多是指小孩跟着祖父母生活,像他这样隔了两代,让阿祖抚养的例子则甚少。

我和他太太听了,惊讶地面面相觑。

阿祖当时的年纪很大了,根据丈夫的说法,那是随时都可能死掉的年纪。因此,每天晚上睡觉时,他总是害怕身边的阿祖突然死掉。他常在夜里醒来,将食指放在阿祖的鼻腔下,看看是否仍有温热的气息。

有一天半夜醒来,他害怕得睡不着,忍不住将身旁的阿祖摇醒,问说:“我可不可以开灯睡觉?”阿祖答应了。从此,他便养成开灯的习惯,不只在睡觉时开灯,只要人在家里,他都习惯打开每一盏灯。

丈夫讲到这里时,声音不禁哽咽起来。我问他原因,他叹了口气,说:阿祖过世很久了,他已很少想起阿祖,也早就忘记那段往事,刚刚重新想起,觉得又感伤,又感动。

他停顿了好一会儿,若有所思:“原来我在家会一直开着灯,是这个缘故啊,那就好像阿祖一直陪在我身边一样,让我感到安全……”

妻子听到这里,惊讶极了,结婚二十年,她从不知道有这件事。

这一次,轮到妻子陷入沉思,久久不语。

过了一会儿后,妻子开口喃喃自语:“好奇怪,我现在突然可以比较接纳他了。”接着说:“我好像可以接纳他一直开着灯,虽然我还是觉得那样太浪费电,但我已经不生气了,以后他如果继续这样……”她停顿了几秒钟,说:“就让他这样吧。”

“这真是太奇怪了,他完全没有改变什么呀,怎么我的生气不见了?原来的生气跑去哪里了?早知道这样,我们干嘛为了这种小事吵了二十年?”

我在一旁目睹整个过程,觉得太有意思了。就像妻子说的,丈夫完全没有改变任何事,为何自己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过程中,只有发生一件事:妻子对丈夫多了一份了解。

了解自会带来接纳。

在那之前,夫妻两人一直在观点上坚持我对你错,谁也不愿花时间去了解对方。一旦有了理解,接纳便会自然而然发生。

(网站专文)

(本文摘编自《重启人生的17个练习》,究竟出版授权提供 / 大纪元整理刊载)

责任编辑:曾臻

书封。(究竟出版提供)

推荐阅读

●夫妻沟通无公式 亲密关系从温柔的对话开始

●【古道人生】战乱中一对生离死别的夫妻

●夫妻如何维系一生一世的爱?专家分享3招

相关新闻
夫妻从不吵架就没有冲突?化解冲突之钥
夫妻30年从未吵架 育七子 谈相处之道
《你在哪里》影评:维权律师夫妻  在中共魔爪下展现韧性
我的近邻﹕在异国他乡找到家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