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2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陈霆综合报导)美俄紧张局势加剧,影响了钛供应链。日媒指出,日本生产商正将自己定位为这种工业关键金属的可靠来源。
以同样体积来说,钛的重量仅是钢的60%,强度却是钢的两倍,亦有良好的耐高温与抗腐蚀能力,因此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常用来制造火箭及太空飞行器,或是作为义肢、骨科移植的材料等。
今年9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考虑限制包括铀﹑钛及镍等战略原材料出口,反击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这也让全球对钛供应的担忧与日俱增。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资料,在乌克兰战争之前,俄罗斯“海绵钛”(Sponge titanium,制成钛金属的第一阶段原料)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1%。虽然这一数字后来有所下降,但在2023年仍为6%。
许多公司为降低地缘政治风险,正试图将供应链从俄罗斯分散到其它国家。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波音公司已停止了对俄罗斯钛的采购。
《日经亚洲》指出,这为日本创造了机会。日本有两家公司生产海绵钛,分别是东邦钛业公司(Toho Titanium)和大阪钛业技术(Osaka Titanium Technologies)。业内人士认为,这两家公司对于满足日益增长的飞航需求至关重要。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日本海绵钛产量从2021年(俄乌战前)增长了约20%,到2023年达到60,000吨。去年,日本海绵钛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8%,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生产国。
大阪钛业公司9月宣布投资约330亿日元(合2.18亿美元),扩大海绵钛的生产能力。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7财年末,将年产量提高25%,达到50,000吨。
东邦钛业公司在11月18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尽管波音罢工造成了短期挫折,但钛需求将长期增长。
贸易数据显示,1月至9月,日本未加工钛的出口价格平均为每公斤1,614日圆。该数字较2021年增长了约70%。
东京大学教授冈部彻(Toru Okabe)向《日经亚洲》表示,他预测日本钛“品质高,可轻松供应给西方国家”,需求将在中长期内持续增长。
冈部彻说,如果技术进步降低了钛的生产成本,那么现在使用不锈钢的领域,也可能改用这种材料。
责任编辑:叶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