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2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为了支持家中有失智症亲人的家庭,阿兹海默症关爱服务中心于16日联合松柏之家社区服务中心及爱心接力基金会,在松柏之家班森贺服务中心举办了“爱相随、心相连”失智症家庭活动,为照顾失智症患者的家庭提供支持,分享照顾技巧,并分发爱心项链,提供实用的追踪解决方案。

活动特别邀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梅玉婵博士担任主讲嘉宾,并与阿兹海默症关爱服务华裔社区建设副总裁石蔚静共同进行主题讲座“失智症带给我们的挑战”。讲座内容涵盖失智症的成因、症状与应对方法,强调早期诊断与准备的重要性。
石蔚静强调,长者应保持学习与平常心,以促进脑部健康。梅玉婵教授则深入剖析了如何分辨真假失智症及不同阶段的特征,并指出照顾者应采取“不争辩”的态度,以减少冲突并提升照护质量。
梅教授还以亲身经历说明智慧与耐心在照顾中的重要性,并详细解答了与会民众关于后期病患症状及应对策略的问题。她指出,后期患者状况差异极大,有些人仍可行动,但可能会迷路或出现行为异常;而完全卧床的患者则需依赖插管护理。
讲座中特别强调,早期发现失智症对患者及家庭至关重要。梅教授举例,一名患者因未及时应对病情,导致家庭与事业遭受巨大损失,例如他签署的合同令公司破产,连报税也忘记。她呼吁家属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就医,并寻求社工及其它专业资源的协助,以便及早准备。
此外,梅教授提出了“M&M”策略:情绪管理(Mood Management) 和不争辩。她建议照顾者不要与患者争辩,即使患者言语错误,例如“指鹿为马”或说出令人生气的话,也应以鼓励和包容的态度回应。她形象地比喻,患者的大脑就像纽约地铁系统中没了42街、34街联合广场等枢纽大站,通讯变得困难。
因此,照顾者需要运用智慧应对,减少冲突,例如对患者的错误表述回应“很有趣,你比我聪明”,保持耐心与幽默感,从而让彼此的心情更加轻松,提升日常应对能力。梅教授还提醒,与患者沟通时要简单易懂、语速放慢,以减少压力。

活动最后,爱心接力基金会为长者分发了内置追踪器的爱心项链,协助家属追踪患者行踪。现场设有技术指导,帮助民众下载相关应用程序,进行设备匹配,并提供实用的使用教学。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