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周瑜 (6):英主孙权拍板 周瑜三万精兵抗曹

文/李翼云
周瑜。(天外客/大纪元合成图)
font print 人气: 25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在朝廷众臣面前,周瑜不疾不徐地分析胜败关键。话毕,随即自荐:只需三万精兵,就足以抵抗曹军。

曹操大军南下之际,鲁肃终于追上带着大批人马撤退的刘备。

鲁肃向刘备提议联合对抗曹操,正与当年诸葛亮隆中策的预订目标相符。刘备欣然同意,当时诸葛亮相随在侧,鲁肃与诸葛亮相谈甚欢,自此情谊愈深。刘备派遣诸葛亮随着鲁肃前往东吴,向孙权表达愿意合力抗曹的诚意。

这时,南方的孙权收到曹操的一封来信,信中写着:“我今天带领了八十万的水军,想跟将军一起在东吴打猎呢!”语气里的自信与威胁,让吴都群臣大为惊慌,众人劝降的声浪居高不下,令孙权心下甚感不悦,故意以更衣为理由,起身离座。

于是,鲁肃赶紧直追到廊下拦住孙权,急切地说:“我可以迎降曹操,但是将军您不行。我降了曹操,曹操可能就是让我在乡下当个小官,乘着牛车,跟着众人,与一些名士高官交游,顶多可以做到州郡的官职,但是将军您要是迎降了曹操,要怎么摆放自己的位置呢?[1]希望您早日做决定,千万不要听从众人的话。”

孙权听了叹息道:“那些人说的话实在太让我失望了!你的想法跟我不谋而合,你真是上天送给我的助力啊!”

诸葛亮说孙权

这时候的孙权,其实已心有定见,但他还是接见了随鲁肃前来的诸葛亮。

诸葛亮对孙权说道:“曹操官渡之战胜利,又刚破荆州,威震天下,现在即使有英雄豪杰要与他抗衡,也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刘备先生才逃到这里。希望将军您量力而行,如果能以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就不如早一点与其绝交;如果不能,为什么不依众谋士的主张,向他投降呢?现今您外表假意服从曹操,但心里却犹疑不决,情势已经很紧急了,还无法作决定,祸事很快就到眼前了!”

孙权反问:“照您这么说,那么刘备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当年的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名壮士罢了,尚能笃守节义,不受侮辱,更何况身为王室之尊、英才盖世、众士仰慕的刘豫州(刘备曾经担任豫州牧),事业不成,这是天意,又岂能屈处下人?”诸葛亮道。

孙权听了,不禁勃然大怒说:“那我又怎能领着我吴国十万的百姓,受制于人?”。

其实,孙权内心仍质疑刘备的能力,他问道:

“刘备近来才刚被曹操打败,要如何打这场战呢?”

“刘豫州虽然在长坂一战失败,但是剩下的士兵加上关羽的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江夏的刘琦也还有约一万人以上,反观曹操,从遥远的北方率领大军前来,军士们一定很疲惫了,而且听说之前为了追赶刘豫州,一天一夜赶了三百多里路,这是所谓的强弩之末,气力再大,也射不穿最轻盈的布料了,正犯了兵法上的大忌,即使领导的将军再有能耐,也会失败的,而且北方的人,不习惯水战,军队里的荆州士兵只是迫于形势才投降的,并不是真心降服曹操。现在,如果您能命令猛将带数万兵马,与刘豫州同心协力,一定能打败曹操的军队。曹操失败一定会返回北方,如此一来,我们南方的势力强大起来,三股势力鼎足而立的局势就成了定局。成功与失败的契机,就看今日了!”

金协中彩绘《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插图,诸葛亮舌战群儒。(公有领域)

诸葛亮这一番言词,不亢不卑,情理通达,不仅维护了刘备的尊严,也客观精确地分析敌方的劣势。

召回周瑜 拍板定案

另一方面,孙权召回正在鄱阳出差的周瑜。在朝廷众臣面前,请周瑜公开陈述意见。周瑜不疾不徐地分析胜败关键,他指出:“第一,曹军远途跋涉,疲惫不堪;第二,现在正逢大寒时节,草料不足;第三,北方人不擅水战,易水土不服。第四,关西地区有马超、韩遂等强悍的势力,曹操有后顾之忧,而且曹军不过十五六万,其中包括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三国英雄─周瑜。(清玉/大纪元)

周瑜的分析竟与诸葛亮的观点,几乎是不谋而合。

周瑜话毕,随即自荐:只需三万精兵,就足以抵抗曹军了。

周瑜的一席话,令众人精神大振。当下,孙权心意遂定:“现今曹操已消灭北方群雄势力,南方只剩下我了,我与曹操誓不两立,你主张迎战,正与我心相合,这正是上天交付给我们的使命!”于是,孙权拔剑砍掉桌子一角以示决心,说:“再有人说要投降的,就跟这张桌子一样!”

于是,年轻的孙权正式拍板连蜀抗曹。刘备与孙权顺利结盟,决定共同携手打一场以寡击众的世纪之战。

当夜,周瑜前来面见孙权,孙权拍拍周瑜的背说:“其他臣子都只顾老婆小孩的命,各为自己打算,太令人失望了!只有你跟鲁肃与我心意相通,这是老天派你俩来帮我的,现在三万精兵已经选好了,船粮战具也都齐备妥当,你跟鲁肃、程普先发,我一定继续派遣众多人马粮食,作为后援。你一定能成功完成任务,如有不顺,你就赶快回来我身边,我一定亲自与曹孟德决一胜负[2]!”

全然的支持,温暖的信任,孙吴君臣都勇敢地承担起肩上的历史重任,为国家的存亡,义无反顾地扬帆启航!(待续)

注释:

[1] 三国志鲁肃传: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将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2] 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曰: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及会罢之夜,瑜请见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文章转载自干净世界【悠悠千古事】频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channel/1g2kugphn3g4oCdixIFpH5YAj1kq0c

看更多【三国英雄——周瑜】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