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2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曾子衡综合报导)中国经济数据再次释出令人担忧的信号。中国海关周二(1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的进出口均未达预期,不仅进口数据意外下跌,出口增长速度也较上个月大幅放缓。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1月进口数据下降3.9%,创下2023年9月以来的最大跌幅,为九个月来最差表现,且未能达到预期的0.3%增长。而出口仅增长6.7%,远低于上月12.7%的增幅。
随着川普即将重返白宫带来新的贸易风险,美国的关税威胁愈发迫切,这项数据反映中国消费需求依然低迷,加剧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
一些企业表示,他们接获的出口订单仍在减少,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很难找到买家,出口商正将库存转移到海外仓库,以期待需求回升。
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出现八个月来的首次下降,这表明中国制造商购买的韩国零部件减少,进而影响到电子产品的出口。
相比之下,11月份,美国、欧盟和东盟(ASEAN)的出口均较去年同期成长。

外界普遍预期,美国上调关税可能对中国构成更大的威胁,因为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长期的房地产危机已经削弱中国家庭和企业的信心。
川普已承诺对中国商品征收超过60%的关税。与此同时,欧盟于10月31日对中国电动车征收45.3%关税。路透分析认为,欧盟与中国可能在这场贸易摩擦中开启第二条战线。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长8%,进口则下降超过11%。
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长了7.2%,进口同比下降了6.5%。
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下降了2.5%,进口同比下降了6.5%。
经济学人智库(EIU)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Xu Tianchen)表示:“现在的全球需求并不是超级强劲,其它主要出口国,如:韩国和越南的数据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
徐天辰说:“为了应对川普明年征收关税,(企业)调整贸易行为的初步迹象已经开始出现,但全面影响要等到接下来的几个月,尤其是12月和1月才会显现。”
中国的贸易顺差上月增至974.4亿美元,高于10月的957.2亿美元。
澳新银行(ANZ)资深中国策略师刑兆鹏(Xing Zhaopeng)将疲弱的进口数据归因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数据显示,中国11月进口了4,852万公吨的原油,同比增长14.3%,由于中东供应价格下跌和囤积需求增加,促使购买量上升。
中国11月的煤炭进口同比增长26%,创下历史新高,因为进口煤炭比国产煤便宜。
铜的进口量也达到一年来的最高点,主要是由于非洲的运输量增加,以及为了补充国内建筑材料库存。
责任编辑:李沐恩#